第60章 陡山“故事”-《蒙山春秋》


    第(2/3)页

    进来这件小屋,老胡大体看了一眼里面的摆设,不,这里应该说是:毫无摆设。

    破旧的一个小屋子里,仅仅放着一张桌子,而这个桌子也没到哪儿去,四条腿勉强的撑住桌面,仿佛一碰就能散架似的。

    这个办公室,和当初开村的没啥区别啊……

    “来来来,大兄弟,坐,喝杯茶。”袁忠给老胡端过来一杯茶,老胡赶紧双手接过来。

    “你们开村最近咋样啊?”袁忠听老胡说了,此次来的目的,所以在俩人坐下之后,他就直奔主题了。

    “刘书记刚来村子那会儿,村子都不听他的,他非要动地,村民们又是恐吓他,又是排挤他,商量着要把他赶出村子去,他们一家子在俺们村子待的可真是不好受……”听到这里,袁忠的眉毛皱了起来,面上尽是同情。

    老胡继续说:“不过后来在刘书记的努力与真心打动下,村民们可算是都相信刘书记了,都愿意跟着刘书记干了!”

    这下子,袁忠的神态舒展了。他回答:“这样好,跟着干就行!”

    “我们村子就这样,都是因为之前的很多事情,让我们村子内部矛盾不断,大家心都不齐。一个村子,老百姓的心不聚到一块儿去,这就很难往下走。袁书记啊,我看你们村就很不错,来的时候我都被被震住了,大家伙儿这个拼劲儿啊,我头回见这种场面!”

    老胡这话可没胡说,他说的就是实打实的真心话,他怎么也是个村干部,去了那么多村了,真没见哪个村子能有这样的拼劲儿。

    袁忠叹上一口气:“哎呀……大兄弟你这是就看到表面了啊,说我们村子人心齐,那我真的无话说,确实是人心太齐了,但是说我们村子往上走的路难走,也是真的难啊……”

    大里庄的难,只有在大里庄生活的村民们知道。

    这里于外人而言,都不称之为“大里庄”,而是叫“干山顶”,啥也没有的村子,一直都是周边人都清清楚楚的贫困村。

    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大里庄的人出入极不方便,更是很少有人会往上头跑。村里的谁要是想下山卖头猪,都得把猪的四个腿儿绑在木棍上,找四个汉子抬着下山。

    还有那回王东家赚了点儿钱,买了辆大自行车,高兴的多少户人家都想来瞅瞅,但是大家谁也没去。

    为啥,因为在大里庄,买了个自行车那得放在山下面的亲戚家,如果得骑车,那得再去山下,这才能骑着走。大家就算是想去瞧瞧新车,也瞧不着。

    现在已是最难熬,要是再往前推个几年,那时候大里庄更难熬,人均不过百元的村庄,是怎么度过那一天天的?

    当时大里庄一件事儿成为山下那几个村儿的笑话,说是大里庄的一小伙子和山下一村儿的姑娘看对眼儿了,俩人交往期间,那姑娘问小伙子哪个庄的,他说了个他娘出生的村庄,愣是没说是大里庄的,俩人关系都特好了,姑娘就奔着和小伙子走一辈子的目标处的,小伙子这才坦白自己是大里庄的。

    意料之中的,姑娘特生气,怨小伙子先前咋就没告诉她是大里庄的,这就是“骗婚”行为,相当可耻!

    小伙子咋能不慌呢,他问那姑娘:“那……你还跟俺不?”

    姑娘愤愤一句:“跟啥跟!谁不知道跟哪儿村儿的都不能跟大里庄的!咱俩,没戏!”

    这件事儿被哪个村儿的一个“大喇叭”女人听见了,于是她真就成“大喇叭”了,传的十里八村儿的人都知道了,知道那个小伙子啊,谈个恋爱都不敢说是哪儿村儿的,真够可笑的。

    不过这事儿要是真往深了去追究的话,真不能怪这个小伙子。

    当时,大里庄的村民们都“卖庄”,什么叫卖庄呢,就是出了村庄,从来不跟别人说自己是大里庄的,家里亲戚是别的庄的就跟着说是那个庄的,反正就是不提自己的庄。

    因为说出去说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丢人到都的话赶紧的把“庄名”给卖了。

    村外面的人都说,大里庄就两多,哪两多?

    地瓜秧和光棍多。

    村里面的人说什么都不多,在这里的人,孬好是生存……

    袁忠将大里庄的故事缓缓讲给老胡听,要知道,对于一个这样的村子,这些故事也不过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里庄的那些话岁月里的贫穷事儿,哪儿是一天两天的就能说完的。

    这边袁忠正说的感慨万分,那边袁忠也听的相当入迷,这时候,在办公室外面就有人喊了:“袁书记!您看看这杆子是放这里不?”

    袁忠听了赶紧站起来,说:“我这就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