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魏征:感谢三殿下教诲!臣悟了!-《大唐:开局气哭李二》


    第(1/3)页

    魏征见众人哄笑不止,气的嘴角直抽抽。

    他又没说啥,这些人是疯了吗?

    旋即,他突然反应了过来。

    李世民拿李渊和李恪再将自己的军,全部都看热闹呢。

    魏征气呼呼的无语了。

    他在这忧心忡忡的正想着孔明灯造成的谣言如何制止,李世民倒是心大的拿他开刷了。

    而且,孔明灯这事闹出谣言,蜀王李恪确实也有一部分脱不开的责任。

    魏征道:“陛下,蜀王虽聪慧,做出了载人的羊皮孔明灯,但臣以为陛下还是将蜀王的用心之处引上正途,学习四书五经才是正道。”

    “他现在正是博学群书增长知识的时候,老是抖这种小机灵,不务正业,终会走上歧途。”

    李世民顿时笑声一卡,脸黑了。

    不务正业?

    什么才叫正业。

    读死书天天引经据典才叫正业?

    学习前人智慧,难道不就是为了加以利用吗?

    李世民斜眼看向魏征,睥睨道:“魏侍中,你觉得蜀王做这些是不务正业?”

    魏征道:“是!”

    李世民气结,直接道:“魏侍中,你批驳蜀王不务正业时,能否也想一想,那农书和炼钢的书,你自己写的出来吗?”

    “那用羊皮替代纸张,载人上天开阔视野的孔明灯,魏侍中你想到到吗?”

    魏征顿时哑了。

    身为大唐第一喷子,见到不合理不合适的事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不应该是他该做的事吗?

    但为什么每次这种事发生在李恪的身上,就显得格外艰难……

    他也只想做好自己谏臣的职责,他怎么就这么难……

    魏征挣扎道:“陛下,蜀王任职也有些时日了,是不是该离开长安去益州了?”

    李世民顿时两眼一蹬,不悦道:“蜀王才四岁,你又说让朕好好教导,放到益州去怎么教?等蜀王在长几岁再说吧。”

    魏征:“……”

    他心里苦……

    他该怎么说……

    李世民却是压根不想再跟他继续说下去了。

    王德见此,扬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长孙无忌一步踏出,拱手道:“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道:“奏!”

    长孙无忌道:“启禀陛下,自上次大兴善寺……”

    太和殿又恢复了往常的秩序,工部继长孙无忌之后,也上报了细盐白砂糖以及高炉产钢的进度。

    农部也说了推行农书种植法遇到的难题。

    魏征看着一群人的热闹,倍感自己的孤独。

    这些事他都无法轻易插手,就是想提意见也无从下嘴……

    下朝的时候,魏征长叹一口气,心下有些失落。

    自从李恪的存在感在朝堂上日益增高,他的言语分量就在直线下降啊……

    再这样下去,他身为谏臣说一不二的地位,要岌岌可危了……

    另一边。

    李恪刚坐着马车从大安宫出来,准备带着李渊给他的一盒荔枝,去找李承乾他们分享,结果就听小莹在马车外有些兴奋的小声道:“小殿下,之前说你不好的那个大官在咱们前面。”

    李恪一愣,说我不好的大官?

    谁?

    李恪掀开帘子走了出去,就见魏征蔫蔫的走在路边,眉头紧锁似乎在想什么棘手的事。

    哎呦,难得见到永远一副斗士模样的魏征,竟然会露出这种苦恼的神色。

    这得摊上多大的事儿啊。

    李恪抱着看好奇的心思,朝魏征挥了挥手:“早啊,魏侍中。”

    魏征回头,见到李恪的瞬间嘴角抽了抽。

    魏征蹙眉道:“蜀王殿下,与旁人行礼,怎能不用礼数?”

    李恪:“……”

    卧槽,我就是嘴欠惹这个老头。

    李恪顿时对魏征失去了兴趣,“啊哈哈,我……本王受教了,下次会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