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荐票)-《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3)页

    十年相处下来,玄真和一清子也没有离开的想法。

    朱棣给武当重修了道观,武当弟子还有不少在军中授艺,玄真属于是最核心的人员,哪能舍得离开朱瞻基身边。

    至于一清子,这个家伙早在五年前就从朱瞻基这里要了一个看中的宫女,在应天府成了家,现在儿女都有了。

    明初的气温不算太低,但是现在没有工业,没有暖气效应,却是真正的冷。

    以朱瞻基估计,现在的气温差不多在零下五度左右。

    应天府的皇宫其实位于城市的东南角,出了皇城,外面几乎就没有住户了。

    前世周游到过一次南京,他们现在走的位置就是中山陵南边山下。后世这里是繁华的市区,但是现在这里除了孝陵卫,还有羽林左卫的少数农庄,大部分都是皇庄。

    朱瞻基的皇庄就在孝陵卫驻地和皇宫之间,正对着朱元璋的明显陵的一个村子。

    因为距离皇宫近,在朱瞻基提出想要一个农庄的时候,朱棣把这里赏赐给了他。

    朱瞻基没有种粮食的想法,他要一个农庄,也只是为了有个能给他训练士兵的场所。

    这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养马,现在全国有马一百七十万匹,光是合格战马就有五十万匹。

    但是明军基本上打仗都是依靠财大气粗,硬碰硬横扫。

    不管是张辅在安南打,还是朱棣三年前第一次北征,基本上是靠自己绝对的实力来打。

    面对安南好打,两次就把对方搞定了。

    但是草原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他们打不赢就跑。

    以至于每次明军劳师动众,虽然打赢了,却不能让对方伤筋动骨。

    三年前,鞑靼部被打服了,三年后的今天,瓦剌又不安分了。

    朱瞻基对这些历史不算了解,他只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明成祖五次北伐。

    这一次北伐才是第二次,那就说明,后面还会有三次。

    不管跟谁打,朱瞻基都想一劳永逸,不愿意跟那些草原人一直拖下去。

    第一次北伐筹备期间,他就在农庄里收纳了一批比他稍大一点的孤儿们,第一批的人数也不多,只有两百人。

    周南按照现代军事练军,首先培训他们的纪律性,用了半年的时间打磨的像点样子后,又教了他们一招制敌术,军中三刺,八段锦。

    因为人数太少,这批人他是按照特种兵来训练的。他不需要他们成为将领,只需要能在北征的时候起到作用。

    十几分钟后,众人就来到了朱瞻基的农庄,却发觉一大群人,正在村口闹作一团。

    朱瞻基快马加鞭,众人也都不顾寒风,加快了速度跟了上来。

    村口的一帮青壮也很早就看到了朱瞻基一行人的行踪,原本沸腾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望向一个三十左右的军汉。

    “张营副,如何是好?”

    军汉看向了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十七八岁少年,叹道:“元方,原本我还想给你隐瞒一二,现在,就看你的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