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又是一日早朝,宣政殿中,萧承端坐龙椅之上。百官礼拜,俯身受命。 不待旁人开口,老太尉陶艾当即上前一步,急切道: “启奏陛下,邕州急报!夏国收买军中将领, 意欲挑起邕州兵乱。并派兵擅入我大云国境,围杀邕州大营主帅狄青将军。幸而狄将军勇武,未曾使得夏国得逞。” 萧承能够发觉夏国那边的异动,全靠着金手指的臣子忠诚度显示,以及手下东厂、粘杆处全力追查出来的蛛丝马迹,方才猜到了一丝端倪。 为了玩这么一招将计就计, 萧承有心不走漏风声, 纵使诸多布局, 却未曾让太多的人知晓。 所以这如今朝中百官,知道夏国撕毁和约之事的人,实在不多。 陶艾此言一出,朝中百官当即惊骇,顿时一片哗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虽然此前众人也皆以为,两国之间日后必再起波澜。 但满打满算到现在,两国之间战争平息,不过才一年不到的功夫。再加上夏国西南遭受瘟疫,民力大损,这怎么看,今年也不太有动武的意思。 可就这么没让人想到,夏国那边,依旧是今年起兵动武! 萧承端坐龙椅之上,垂旒之下的面孔看不清神色, 只有威严之声在众人耳边响起: “哦?堂堂夏国,不恤民生艰难,毁坏和约,轻挑战端,失信天下!此言此行,当为天下人所唾弃!” 礼部尚书张昭闻言,当即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夏国无端失信,轻起战端,当即刻出具国书,昭告天下,并喝问夏国朝堂各中原由!” 舆论优势,必须占据! 萧承闻言,当即道: “准奏!” 老太尉陶艾闻言,再次上前一步,略显得有些急切,开口道: “陛下,夏国此番动手,显然早有准备。既然如此,便绝不可马虎对待,之后说不定还有后手!当务之急,还请陛下立即发兵,前往邕州驻防。除此之外, 北方云夏边境,也当小心防备!” 殿中百官闻言,当即齐齐出列,应声道: “臣等附议!” “请陛下即刻出兵,驰援邕州!” 萧承闻言,当即沉声道: “邕州大营有兵十数万,皆是国中精锐,兵力方面自是无虞。最为的紧要的,反而是负责给邕州大营供给物资的石城郡,容易出事。” 说到这里,萧承微微顿了顿,方才继续道: “兵部职方司郎中伍子胥何在?” 听到龙椅之上的陛下忽然喊到了自己的名字,百官之中的伍子胥,心头顿时狂跳起来。 为报家仇,他方才投靠云国,想要借助云国国力来报复夏国。本以为还需要再忍耐不知道多长时间呢,却不曾想倒是夏国那边耐不住了! 这般惊喜,如何能够不让他激动兴奋? 但此前好友许恒的告诫,伍子胥还记在心中。为了不给萧承留个难以镇定的印象,他连忙强压下心中激动,快步走出,俯身跪倒在地,行礼道: “臣在!” 萧承看着眼前强忍激动,但神情举措之间却是有些颤抖的伍子胥,沉声道: “石城郡北方直面夏国,又是维系邕州四地粮草军资运转要地,事关东南大局,需有人坐镇其中。伍子胥,你可愿接旨?” 伍子胥闻言,毫无迟疑地俯身一拜,朗声道: “请陛下放心,臣必然尽心竭力!” 萧承闻言,当即开口道: “兵部职方司郎中伍子胥,迁正五品左军都督府断事官,暂理石城郡军务。再调三千重甲铁骑、五千禁军,并入你麾下效力。” 五军都督府,分为前军、后军、中军、左军、右军都督府。自朝中改制之后,这邕州大营,也便成了这左军都督府。 伍子胥闻言,心中一喜。 可还未等他领旨谢恩,便又听到萧承忽然开口道: “西南百姓,如今已经极为艰难,朕心中怜悯。你这次坐镇石城郡,其余事情朕可准你便宜行事,但有损民生的手段,还是莫要用了!” 伍子胥性子偏激,再加上金手指给他加上的大仇背景,便使得他一心只想要攻入夏国境内,有时候难免手段酷烈。 还记得当初,伍子胥当着岐王的面对自己献策,就曾经说过,要派遣士卒突入夏国境内袭扰,焚毁践踏田地,以此牵制、削弱夏国实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