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夏国要地江城府,地处长江中游,陆路航运发达,辐射大半个夏国,南来北往的商队汇聚于此,造就了此地无与伦比的繁华。 便是在整个天下之中,这里也是称得上的富庶之地。 而自从西南招讨司官署在次设立之后,这夏国腹地最为繁华之所,顿时为战争阴霾所笼罩。 此时的府城江州城中,商旅不再,百姓闭门不出,百业凋零。 精锐兵马接管城防,严阵以待。军中探马、驿站差役、暗探密谍往来不息,将西南前线军情、各处地方官府奏报尽数传递过来。 受云国兵锋侵扰,西南六郡岌岌可危,已有沦陷之像。若是事不可为,这处承平六百多年的江城府,也便将要成为抵御云国大军前线要地。 西南招讨司衙门设立以此,便是为了在最坏的情况之下,统筹各地方州郡,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新的防线。 招讨司衙门之中,众多投效而来的百家弟子,正向岐王禀报着。 一名身穿儒袍的士子率先道: “殿下,江城府府库,现已清点完毕!各类物资军械,朝廷正不断输送,暂时还够前线调度之用。唯有粮草方面,昨日刚刚调拨梧州大营一月所需用度,又拨付安顺郡六十万石粮草之后,府库之中,便仅剩三百八十万石。” 三百八十万石粮草,听起来似乎不少。 但十万大军一月所需,便是数十万石的粮草。 不说安顺郡郝元化手下的兵马,光梧州、容城两方大军加起来便有尽三十万大军。三百八十万石,也就三四个月罢了。 岐王闻言,微微抬头,心中估算一下,却是不慌不忙道: “足够前线大军支撑三个月的了!如今正值秋收,粮草暂时不许担心!” 江城府地处平原,农业发达。虽不比云国南境、夏国江南,但也绝对不会短缺粮草的。 夏皇此前力排众议,命岐王牵头设立西南招讨司,便是为了此时能够统筹调度,将地方官府力量集中一起,不至于从后方征调,空耗人力物力。 那名士子闻言,当即躬身一礼,施施然退下。 旋即,便又有一人站出身来,拱手道: “殿下,云国兵锋正盛,我大夏西南暂时并无大军足以防守抵御。为以防万一,还请殿下下旨,组织德江郡、邵阳郡、河池郡地方官府,收割谷物粮草,迁徙百姓,以免资敌。除此之外,还有像梧州城军械所这类机要之地中的存储、图纸、匠人,也当立时迁走!” 坚壁清野,转移人力、军工,让敌人只能收获一片白地毫无所获,正是自古以来,对强大敌国兵力的应对方法。 虽然岐王是军中出身,而这名士子言语之中,隐隐有唱衰之意,似乎有动摇军心之意。但这里并非战场,自然也没有什么动摇军心的罪名。 相反,庙算之时,讲究的便是以防万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岐王这一点,还是能够想清楚的。 岐王闻言,当即点头,沉声道: “好,此种事务,便有你去协办。若有功绩,日后一并恩赏!” “谢殿下!” 见岐王听闻此等言论,都丝毫不动怒,反而一副虚心纳谏,重用此人的态度,一众投效而来的百家弟子终于放下心来,纷纷出言劝谏。 有名家弟子上前请旨出使云国,以口舌做剑,欲要逼迫云国暂缓进军。 有墨家弟子请求派遣人手,组建兵械所铸造杀伐利器,以便日后供应大军抵御云军所需。 儒家弟子担下安抚城中百姓,协理地方事务之责。法家弟子则明言,要以雷霆手段严肃法纪,以防城中生乱。 道家弟子仰观天象,确定四时气象,风云变幻,潮涨潮落。阴阳家弟子俯瞰地势,绘制西南详细地图。再将两家结果一同交由兵家弟子,以此确定大军驻防、必守之地,最后交由夏国军中宿将商议确认军略。 夏国地大物博,治下黎民数万万,本就人才众多。除此之外,夏国更是天下诸国之中,最先任用百家弟子入朝为官,想要借助百家各家之所长,助朝廷治理国家。 所以朝堂之上的杰出英才,不知凡几! 只可惜此前,因为朝堂党争不断,致使百家之间关系越发紧张。这些人杰,更是将才学能力都用在相互争斗之上,白白国力空耗。 而如今,这些厌弃党争的百家精英弟子,齐聚岐王麾下,通力协作,各展所长。纵有争论,也是全无私怨,一片公心。 西南招讨司衙门之中,众百家学子一片赤诚,只让人觉得心潮澎湃。与金陵城朝堂之上,那股腐朽死寂之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番景象,才是当初任用百家弟子入朝为官的初衷啊! 岐王坐在上首,看着下方时不时争论起来的百家弟子,心中莫名畅快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