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患得患失的供应商-《春风1991》


    第(2/3)页

    董小姐淡淡笑了笑,说,“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南港地区做了一些调查,意外发现有大量本地人早年移居香港、澳门,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这些人基本都站稳了脚跟,开始反哺家乡。”

    “最多的一种方式是寄钱回来,另一种方式是回来投资,大多是小投资,但胜在量大。这一股强劲的资金注入,经济发展这块还没有表现出来,购买力首先表现出来了。”

    “尤其是市区,市直属的四个区,每个区都有很多这样的民间资金回流。其次,南港地区有大量国企,粗略估算,国企职工有十数万之众,单单是五矿、西林农场、海洋石油三家的职工就超过了五万人。这些人的购买力是最强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我才知道南港地区竟然是我省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仅次于省城。”

    “南港地区是个很好很大的市场,姚先生看到了,我没看到,并且我相信,姚先生肯定是花了很多功夫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的。现在想想之前对远大电器的怀疑,还真的有些可笑呢。”

    董小姐说完,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

    大家的脸色更加尴尬了,如果格力的做法是可笑,那么他们当时的判断和表现就是愚蠢了。

    李梅心里不爽,笑着岔开话题,道,“我们怎么能和姚先生比呢。话说回来,姚先生扩大远大电器的配送范围,在各个县市设立了十几二十个提货点,董姐,你对这事怎么看?”

    心里都有小九九。

    如果远大电器要求厂家向各个提货点送货,大家的运输成本是会增加的,而且不是一笔小钱。

    现在大家只要统一拉到远大电器在市区里的仓库,一交接,后面就没厂家的事了,多轻松。

    要是向提货点送货,意味着各个厂家需要增加一个火车站-各个提货点的运输环节,这笔开支可不少。

    远大电器真的提出要求的话,各个厂家敢拒绝吗?会拒绝吗?

    此时,李梅突然意识到,厂家们的主动权不知何时已经转移到了远大电器手里,要知道,往前两年,经销商要求着厂家给货。

    远大电器控制了销售终端……

    厂家们还不是任由远大电器搓圆捏扁?一想到后果,李梅就差没出冷汗。

    董小姐也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这一层,她微微摇头说,“我没什么看法,看不管远大电器的具体做法是怎么样的,应该不会把配送成本转嫁到厂家身上,姚先生有过承诺。但是……”

    话锋一转的时候,大家刚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盯着董小姐。

    董小姐放下茶杯,一笑,道,“但是我们格力愿意替远大电器分担一部分配送成本,合作共赢一起赚钱嘛,有事大家一起扛,况且,现在的投入未必不会很快见效。”

    “格力财大气粗,我们荣声是小厂比不上。”容浩苦笑着摇头。

    格力有个屁钱,可以说这些厂家里,格力的实力是最弱的,也是最敢拼的。拢共就那点家当,拼输了不心疼,拼赢了大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