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唉~” “只可惜,如此强悍之军,不得为吾汉家用于重夺河南、征讨匈奴所用,反为黥贼英布,用之以谋反事······” “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啊~~~” 听闻郦商这一声发自肺腑的悲叹,刘盈也是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作为战场菜鸟,尤其是自后世穿越而来的菜鸟,刘盈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几乎算得上的一无所知。 但前世那段傀儡皇帝的经历,也使得刘盈对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就刘盈此刻所知:在这个时代,一支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几乎是完全可以和新军速度,画指数比例的正相关关系的! 通俗来说就是:同样一段距离,同样的外部因素,同样的人数,那支军队能更快抵达终点,就基本可以表明,那支军队的战斗力更高、军事素养更为深厚。 而今天,英布亲自率领的淮南叛军,便当着‘逃亡’途中的刘盈,展示了一番教科书级的关于‘怎样追上一支想跑的敌军’的示范! ——要知道刘盈掌控的中军,总共才不过六万人而已! 而且为了今天这场‘逃亡’,刘盈可谓是早早做下了准备。 换而言之:今日这场急行军,是刘盈早有准备、麾下将士早有准备的! 反观英布率领的叛军,单凭一个‘太子在蕲县西郊’的消息,就在今日凌晨偷偷绕过了曹参所在的虹县,至午时前后,便已经出现在了蕲县附近! 到这时,刘盈所在的中军,其实是以逸待劳,如一个短跑运动员般站在起跑线上,就等那一声信号枪响起。 反观信号枪,即英布所率领的叛军,自凌晨潜伏绕过虹县,急行军一整夜抵达蕲县,本该是精疲力竭,饥困交加才是。 但在过去这半天,从蕲县西郊到刘盈此刻所在的庸城,又是大几十里的距离,英布麾下的‘疲军’,几乎是赶着刘盈麾下的中军跑! ——甚至差一点点,就被英布留下队伍末尾的一支校尉部! 而根据郦商的推断,这样一支急行军超过十个小时,又追着刘盈六万大军跑的淮南叛卒,起码有十万人之多······ 一方是疲惫状态下的十万叛军,一边是吃饱喝足,就等英布出现的刘盈六万中军。 单从这个简单地对比来看,敌我双方的战斗力,可谓是一目了然。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刘盈掌控下的中军,真就比不上英布的淮南叛军,这其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在过去这半天的追赶中,刘盈麾下的中军,是逃跑那一方;而英布麾下的叛军,是追赶的那一方。 想想就知道:在一场追逐战中,作为被追赶的那一方,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单就一个‘保持队形和前后间距’,里面的弯弯绕,就足够刘盈研究好几年! 反观英布麾下的叛军,作为主动追赶的一方,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就只有一个。 ——盯紧视野内的敌人,然后不管不顾的追上去! 再加上一个‘追上就能生擒太子’的胡萝卜挂在眼前,也就难怪叛军爆发出非人的潜能,能一直紧随刘盈麾下的中军身后。 不过即便如此,过往这半天发生的敌我双方追逐,也足以从侧面印证郦商方才的评价。 ——英布麾下的淮南叛军,绝对算得上精锐! “嗯······” “也正常。” “要是连这点底气都没有,他英布,也不会有起兵造反的胆子······” 语调平稳的发出一声轻喃,刘盈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汇集在了郦商身侧,正神情严峻的望向城外的靳歙身上。 顺着靳歙的视野望向城外,待看清那支缓缓靠近靳歙的叛军,刘盈却依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神情,踱步上前。 “信武侯,可是见叛军之势,稍甚吾军?” 听闻刘盈这一问,靳歙却并没有马上回过头,而是维持着那副沉重的神情,盯着城外看了好一会儿。 待那支万人左右的叛军来到城外三里左右的位置,扬起的漫天沙尘也渐渐散去,才见靳歙目光深邃的握起拳,在城垛上轻轻一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