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只轻飘飘一问,刘盈便将话题引入正题。 听闻刘盈此言,阳城延、杨离二人自是缓缓点了点头,原本还算轻松地面容,也是在瞬间沉了下来。 对于吴王刘濞‘抱怨少府粮价过高’一事,其他的朝臣功侯或许并不了解,但身为少府卿的阳城延,却完全称得上是‘耳熟能详’了。 ——从少府官营粮米,垄断关中粮食市场,并在刘盈的授意下加价卖粮给关东时起,关东宗亲诸侯对阳城延的攻讦,便从不曾断绝。 其中的区别只在于,关东诸侯攻讦阳城延的方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聪明人,如楚王刘交、齐王刘肥二人,自是没有直接攻击阳城延,而是隐晦的表示:陛下啊,这阳城延卖到关东的粮食,好像比关中的粮价高了不少啊? 就是不知道这事儿,阳少府有没有请示过陛下? 这么一问,明面上的脸皮没撕破,也给刘盈留足了颜面,刘盈自然是可以敷衍两句‘这个事儿少府说过,是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王叔、王兄稍微忍忍,过几年就好了’,便将此事翻篇。 而刘交、刘肥二人也能借此,得知此事是刘盈亲手所为,旋即偃旗息鼓,各自盘算日后的办法。 稍微蠢点的,则是燕王刘长那样的二货,一言不合就上书弹劾,指责阳城延‘苛待天子手足,离间天家宗亲’,请求刘盈‘斩阳城延以安天下’。 对于这样的活宝,身为哥哥的刘盈自也不能吝啬,第一时间送去了温暖。 ——大板二十、罚金二百,面壁三月! 再蠢点的,则是刘濞这种怂货,明面上不敢指责阳城延,却在暗地里跟‘左右’抱怨:少府这米卖的也太贵了,这叫寡人怎么养活治下百姓? 之所以说刘濞的做法,比直接弹劾阳城延的燕王刘长还要蠢,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刘濞的做法,有一个颇有些高大上的别称。 ——怨望! 放眼当今天下,谁人不知:少府官营粮米,是当今刘盈在尚为太子之时,便一手推动的国朝大政??? 结果刘濞可倒好,一不上书劝刘盈,二不上书骂阳城延,反倒是暗戳戳在背后,说少府、说官营粮米的坏话? 也就是刘盈心善,刘濞又顶着刘姓,刘盈不想太早背上‘弑戮宗亲手足’的骂名; 若不然,单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让刘盈将一顶‘居心叵测’的大帽,死死扣在刘濞的脑袋上! 当然,刘濞的蠢,终还是碍于刘濞足够怂,所以蠢得有限。 在少府皆由官营粮米,卖高价粮往关东的事上,要说最蠢的,当属淮南王刘如意。 ——这位天真的淮南王殿下,竟被阳城延逼到了睁眼说瞎话,指责阳城延身为前秦军匠,在得到汉室之恩后,仍旧‘复秦之心不死’的地步! 这样的指责,最终也只为用尽浑身解数的刘如意,换来了一张名为‘见不到母亲’的三年续费卡。 而在过去这几年,几乎每有关东诸侯上书,或明或暗指责少府‘卖高价粮’时,阳城延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连滚带爬到刘盈面前,声泪俱下的祈求刘盈:陛下救救臣吧! 时间久了,对于关东诸侯的攻讦,阳城延虽早已有些麻木,但关注度却也是丝毫不见。 毫不夸张的说,在吴王刘濞派来的使者来到长安,甚至还没来得及入宫面见刘盈之前,阳城延恐怕就已经猜到:这是又来了一个指责自己‘祸乱天下’的诸侯王使者了······ 至于杨离,虽然久离长安,但身为阳城延的心腹,二人又是曾经的上下级,自也能从阳城延口中听到风声。 所以此刻,当刘盈问到‘刘濞的事儿,你俩都知道了吧’的时候,二人的注意力,却已是集中到了下一个环节之上。 ——问题的解决方案。 想想就知道:对于如今的刘盈而言,能同时召见阳城延、杨离两位亲近的臣下,同时又没稍带上其他重臣,如丞相曹参、内史王陵等人的,必然不会是小事。 换而言之,既然刘盈单独召这二人,又第一时间问起了吴王刘濞,那刘盈的真实目的,必然是想要让二人出招,来解决刘濞这件事。 想到这里,杨离只下意识皱了皱眉,但碍于身份,以及早先与刘盈的‘约定’,并没有抢先开口。 倒是一旁的阳城延,神情满是郁结的沉吟良久,终还是摇头叹息着直起身,对刘盈稍一拱手。 “陛下。” “吴王苦少府米贵,虽此举稍有不妥,然其言,亦非无理。” “早自荆王刘贾之时,荆、吴之地,便多苦民口之缺,又田亩之瘠。” “且今之吴国地处大河以南,一不比燕、代之险,二不比赵、梁之要,三,则更不比齐之商贾遍地、楚之土广口丰。” “更吴国之地势,除因临海而可渔,又煮海得盐、开山得铜,便几无他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