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4章 文、武皆考-《大汉第一太子》
第(3/3)页
现如今,那次考举所选拔出来的官员,基本都在上林苑,以及少府各司属任职;
按照少府阳城延的回馈,这批官员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却出人意料的踏实、实干!
从刘盈的角度来看,这批人算不上什么俊杰;
可若是单从这批任如今,二百到六百石不等的秩禄来横向比较,这批人,也绝对当得起一声‘人均能吏、干吏’。
有了这批人作为参考,最近几年,朝堂之上关于‘再开考举’的论调,也已是水涨船高。
单从朝堂的角度来看,大规模举行科举的时机,可以说是已经成熟。
但对此,刘盈却仍带有些许疑虑。
——首先,便是考举对旧贵族、特权阶级的冲击,应当如何化解的问题;
上一次考举,刘盈只是选了百十来位百石级别的小官,而且大都是在少府担任苦差事,功侯贵族阶级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可若是开展大规模的考举,那选拔的官员,必然是以千,甚至数千上万为单位。
成千上万的官员,自然不能全塞进少府,而是要‘雨露均沾’,充实到朝堂各有司属衙,乃至地方郡县。
而这样一来,贵族阶级就算心再大,也不可能对考举视若无睹了。
诚然,即便不通过考举,汉室的贵族阶级,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政治人脉,给后代谋上一官半职;
又或者,直接求刘盈开恩,将几个儿子送入宫中历练,等外放出来,也是中层将官的起步。
但这,还只是开始。
考举刚开始,贵族阶级或许还不会反应过来;
但等这一批又一批考举出身的官员,逐渐成为地方,乃至朝堂之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呢?
等这些考举出身的官员中,出了千石级别的大县县令、二千石级别的地方郡守,乃至跻身朝堂、位列公卿之位的俊杰呢?
到了那时,只怕反应过来的贵族阶级,必然会在错愕之后,发起极为猛烈的反扑!
——自古以来,所有动摇特权阶级地位的人,都从不曾有好下场;
动摇特权阶级地位的制度,也从来没有长久存在。
所以,在考举的念头刚出现在脑海中的现在,刘盈就要为日后,特权阶级可能掀起的反扑打上补丁。
“嗯······”
“加一门武考?”
思虑良久,一个突然闪过脑海的想法,让刘盈皱紧的眉头稍送开了些。
后世,文、武分科靠,各取文官、武将,也算是科举制度的特点之一了。
而在汉室,刘盈却完全不需要将二者分开,而是将其作为每个考生,都必须要参加的两个科目。
汉家以武立国、以孝治国嘛。
加一门武考,在如今汉室的政治背景下,也属于是绝对意义上的zz正确。
再者,加一门武考,也足以保证特权阶级,在‘考举’这场盛宴中的份额。
——穷文富武的道理,并不只是后世才有。
能通过武考的人,或许不全是贵族子弟;但在这个世代,能在武考中名列前茅的,也绝不可能是什么‘寒门之后’!
想到这里,刘盈便掀开车帘,望向小跑着跟在御辇旁的春陀。
“去,召内史······”
“不,召朝中公卿凡二千石上,皆至宣室仪式。”
淡然做下交代,刘盈便又放下车帘,在御辇之内浅笑着,缓缓闭上了双眼。
——大环境已经形成、科举的土壤已经形成;
就连贵族阶级的利益,刘盈也考虑到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方案了。
/76/76444/2953139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