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坎巴尔汗的传说-《丝路拾音》


    第(3/3)页

    这多少是让他吃惊跟激动的。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那边朱素普大叔已经将果木给砍好了。

    看着朱素普大叔在用刀子做胚,叶依澜立刻凑过去,盯着他手里的工具,笑道:“大叔的工具也是有一段历史吧?”

    朱素普大叔点点头,笑道:“这是我爷爷传给我爸爸,我爸爸又传给我的。”

    技艺跟文化皆是一种传承。

    叶依澜捧着脸,认真的看朱素普大叔处理这些。

    怕叶依澜无聊,朱素普大叔就一边做胚,一边跟她讲库姆孜的历史传说。

    “如果你要问一个柯尔克孜人,库姆孜琴是怎么来的,不论是谁嘛,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坎巴尔汗’这个名字。

    他们会跟你说‘弹拨的源头来自坎巴尔汗’。

    听我爷爷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我们柯尔克孜族青年坎巴尔汗在山上放牧的时候,遇到了一场很大的山火。

    为了躲避山火,他找了一个山洞,在里面藏了一天。山火灭了的时候,他从山洞里出来。

    那个时候再看放牧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焦土了。他寻找能下山的小路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传来一阵好听的声音。

    他找啊找啊,就在一个烧焦的树杈上看到了长短不一的几条线。

    有风吹过那几条线的时候,就会发出特别好听的声音。

    他好奇嘛,想看看这声音是怎么来的,就仔细去寻找。正好看到了一只猴子的尸体。他想,应该是山火出现的时候,那个猴子没有逃过去。

    逃跑的时候,被树枝拉破了肚子,肠子嘛挂在了树枝上,漫天的大火都把它烤干了。

    所以就像是细线一样,挂在那儿,被风吹一下,就能有好听的声响。

    坎巴尔汗被这种声响吸引了,回家之后就琢磨着该怎么弄一个类似的。

    他将晾干后的羊肠子挂在木头两头,一次次的实验,让它发出声音……

    最后就做出了这种乐器,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库姆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