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党代表-《山中明灯照前程》
第(3/3)页
2007年年初,冯美兰被调去了地委工作,最支持张寒梅办女校的人离开了逢山县,张寒梅一方面为冯美兰高兴,另一方面,她开始对于办学感到绝望,觉得也许办女校这个遥远的梦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
“别灰心。”冯美兰临走前这样安慰张寒梅:“我就算调去了地委,也还是会一直支持你。”
话虽如此,但冯美兰走了之后,张寒梅的确更加显得势单力孤,连县教育局的徐局长都亲自劝过张寒梅,让她不要再执着于办女校,换个思路。
整整坚持了五年,无论受过多少冷眼,张寒梅都没有放弃过,但这一刻,她真的绝望了。从徐局长的办公室出来之后,张寒梅眺望着远方的山峦,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大山,父老乡亲,”她喃喃地说道:“对不起了,真的对不起,是我太无能了,学校……办不成了。”
放弃了办学梦想的张寒梅,只能想尽办法留住逢山四中现有的女孩子,她开始记录逢山四中里所有女孩子的名单,每一天都要关心有没有女孩子离开学校。
一旦有女孩子从学校消失,张寒梅不论多远,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家访,千方百计地把孩子带回学校。几个月下来,她显得更加瘦弱苍老,骨瘦如柴。因为将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拿去助学,张寒梅身上永远都只有那一身破旧的衣裳,有时候她甚至比村里的学生家长,更像是贫困的山里人。
也是这一年,张寒梅当选了党的十七大代表,要到北京去参加党代会了,大家都为张寒梅感到开心。县委领导都知道张桂梅的情况,因此在张寒梅出发去北京之前,县里特批了七千块钱“置装费”给张寒梅,让她拿着做路上花销。
“张老师,到了北京,先买身好衣服。”县里领导这样告诉张寒梅:“别省着,买最好的,咱逢山县优秀人民教师去开党代会,也得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能丢面子么。”
这些钱,张寒梅没有推辞。但她也没真的用这些钱来买衣服。
张寒梅早就惦记着给孩子们买一台电脑,但是没有钱,县里给的这笔“置装费”倒真的是雪中送炭,张寒梅立刻挪用了,去买了台电脑回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