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章 创作津贴-《重生1983年》


    第(2/3)页

    “小潘同学,好像对组织给予的创作津贴费,并不是很高兴?”

    林正雁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从潘大章的脸上读不到一丝兴奋的神情。

    一个月58块,等于一般职员一个月的工资。

    你根本不用到县办公楼来坐班,就每月发工资那天来签字领钱,这待遇全县都找不到第二个。

    换作别人,早喜形于色了。

    “林副部长误会了,能够得到组织关杯,我当然很感荣幸。我只是怕有愧于组织的关杯,怕以后写不出满意的作品,对不起领导的期望。所以还是请领导收回这个奖励措施。不管怎样,我都会努力进步的。”

    潘大章表现出来的姿态就是不在乎那点微薄的工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他怕以后文联和宣传部经常都有无聊的会要开。

    领了津贴便不得不来。

    没领你津贴,我是自由的,来去自如。

    其他几人听潘大章这样说,狠不得在他脸上打一巴掌,朝他屁股踢一脚。

    你这小子大概是家庭富裕,不愁吃穿,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一个月58块津贴,你还不想拿,我想拿还没办法拿到呢。

    曹向东:“小潘,你不想拿这份津贴?那么你有更好的建议?”

    他看向谢东生:“你们学校是怎样对小潘进行奖励的?”

    谢东生:“我们学校比较直接,就是小潘发表作品取得多少稿费,就奖励同等数额的奖金。”

    曹向东:“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现在这篇组诗稿费多少?”

    “三百八十六块,上次在省青年报文艺副刊上的那首是15块。”谢东生诚实地说。

    曹向东听了也是若有所思,难怪他会看不起每月58块的津贴。

    一次都拿三百多块了,顶得上拿半年多津贴了。

    但是人家仅仅一个学校就给了这个奖励,做为一个县的宣传主管部门,给得比学校还少,说出去就显得寒酸了。

    曹向东:“这样吧,我们几个开会讨论一下,给你的创作津贴还是不变,另外也奖励你稿费同等数额的奖金,你看怎样?”

    潘大章表示没意见。

    这还差不多。

    他试探着问:“假如以后我出一本诗集,或有写一篇长篇小说,获稿费几千或者几万,是不是也有相同数额的奖金?”

    曹向东笑了:“小潘还是个很精明的人,小潘以后去经商也会是个成功的商人。”

    他承诺说:“你能够出诗集,出长篇小说,当然是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是俞督县的骄傲,我们县委理应支持奖励你。”

    曹向东觉得应该转入正题了。

    “现在我们请潘大章同学谈谈写作这组诗时的契机,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创作心得。”

    潘大章镇定了片刻,开始叙述当时写作这组诗的情景。

    在文化馆举办的棋类比赛现场,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各种不同的心态,以及平时积累的对生活的感悟。

    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突然就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黑白棋上的对弈,对撞出许多人生的哲理。

    回忆前世今生,曾经的朋友,曾经的经历……

    变化的思想。

    罗列总总,这就是当时写作这组诗的心境。

    他说了前世今生,可是在座的谁又能真正想到,他是个实实在在的重生者。

    在座的听了潘大章的讲述,都陷入深思。

    受益匪浅的样子。

    原来一组高水平的组诗是这样写岀来的。

    柳梦秋:“想不到潘大章同学,小小年纪,思想还这么深沉。平时都喜欢看一些什么书?”

    潘大章:“除了小说、诗歌、散文外,我还喜欢看历史书,哲学书。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看。”

    林正雁:“想不到小潘还喜欢看哲学书,难怪写的诗句那么富于哲理。小潘都看那些哲学家的东西?”

    林正雁想:你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思想真的有那么深沉。

    读哲学书,这么枯燥无味的书,你也看得进去。

    他以为自己对哲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潘大章:“我看过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康德,伏尔泰、卢梭、萨特、柏拉图等外国哲学家的著作。当然,我们国家那些名哲学家的思想著作也基本上读过。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汉代董仲舒,宋代程颢、朱熹,明代王阳明、顾炎武,清未康有为等人的著作都有涉及……”

    最感兴趣的,还是当代中国史。

    曹向东:“难怪能够写出如此有影响的诗作,没有真正的文化厎蕴,能够无缘无故的一鸣惊人么?”

    坐在潘大章身边的谢东生,听了以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你才读高一,以前你在甫钱初中读书,那里有这些高深的专业性极强的冷门书给你看。

    潘大章见他一脸疑问的神情,低声对他说:“我真的有这些人的书,我订购了《写作参考》,里面有专门这方面的介绍,而且后面有专门订购书目,需要的话,就可以邮局汇款购书。”

    前世,铁珊笼钨矿图书馆有这些书。

    他除了借阅一些武侠小说外,还会借一些历史和哲学书阅读。

    有五六年时间,他几乎把矿图书馆的书都借遍了。

    托尔斯泰全集,雨果全集,大小仲马文集,普希金、高尔基……

    鲁迅全集,朱自清,茅盾……

    只所以后来走上写文的道路,离不开这些文学的滋养。

    今世实现财务自由以后,他不象一般的发迹重生者一样,各种奢侈品买个遍,只追求一些低俗的物质享受。

    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