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总之,李横和刘备,都捡了不少便宜。 不过,刘备捡的便宜,似乎比李横要大一些。 据李横探听到的消息,刘备那里的水师,不仅规模是他的两倍,而且兵员素质,也要比他这里好。 那些离开孙家水师的兵卒,很大一部分,都投靠了刘备。 那里毕竟离着近嘛! 李横以投靠过来的孙军水师战卒为骨干,再从军中拣选一些善水的士卒,总算是凑出了一支千余人的水师。 至于水师战船方面,不论是李横,还是刘备,都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李横有战船百余艘! 刘备稍微多一些,有一百五十余艘。 可是,这些船的大部分,其实都是改装的民船、渔船。 在两人的麾下,真正能称得上是战船的船只,都是投靠两人的原孙家水师兵卒,离开孙家水师时,偷着开出来的。 而孙家水师的大部分战船,则在孙权北上前,被他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 同刘备达成协议后,李横立刻便统率两万大军,在皖县东边的皖口一带渡江。 担负渡江重任的,便是由甘宁统率的这支小水军。 在李横的水师中,真正可以渡江的大船,不过区区十余艘。 因此,尽管水师在昼夜不息地运人,但在第一天,也只渡过去两千余人。 第二天依旧如此。 第三天,有点急眼的甘宁,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把不能渡江的那些小船,每五艘一组,用木板固定了起来。 这样一来,小船就变成了大船,其抗风浪的能力,自然也就大大增强了。 过江的时候,这样的组合船,会每两艘跟在一艘真正的大船后面。 即便途中有意外发生,大船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援。 别说,甘宁的这个办法还真有效! 第三天,李横军过去了五千人。 不过,运力增加的代价是,渡江的时候,在倾覆了一艘组合船后,因来不及救援,而损失了二十几名兵卒。 第六天的傍晚时分,李横乘坐的一艘三桅大船,缓缓地靠上了,长江南岸的一个临时码头上。 此船也是李横军水营最大的一艘船。 同时,它也是水营现在当之无愧的旗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