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余乾脸上顿时扬起笑意,“那肯定得去了,走走走,咱们可要好好孝顺太后老人家的。” 李念香问道,“怎么你现在又很开心的样子?” “我这人比较尊老爱幼的。”余乾解释了一句。 当然,内里原因自然不好表露出来。太后是当今天子的母后,这份殊荣和权力远非一般人可比。 跟这样的老人家打好关系多好啊,露露脸也好,反正不亏。 李念香自然不知道余乾有着这般看人下菜的想法,没想太多的跟着韦贵妃一路朝太后寝宫走去。 太后的寝宫在宫里深处,老人家喜静,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更是如此。 平时就深居在她的寝宫里,不管后宫的事情,更不会管朝廷上的事情。每日吃斋念佛,心情平和。 说起来,她也算是大齐历代太后里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别的太后贵为国主母后,那在后宫的话语权可是说一不二的,平时基本都会支持后宫的“正义”。 毕竟多年媳妇熬成婆,很少有太后能这么舍得全部撒手不管事的。 当然,人不管事不代表不受重视。 天子李洵的孝道是有名的,每日晚上必会来请安一次,风雨无阻。 据说还特别喜欢和人太后唠叨一些国家大事,虽然老人家只听不说,但是外面都有流言说很多事情其实是天子请教过太后之后才有的最终决策。 这件事不知道真假,更不知道这流言是谁传出去的。 但是这不重要。 所以,这位大齐当朝太后虽然深居内宫,基本很少在人视野里出现,但没有任何一位臣子敢小觑这位太后的存在。 走在路上,余乾一路小声的问着关于这位太后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的不算透彻,但也差不多有个模糊的概念。 太后姓李,也算是中原地区的世家大姓了。先帝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就是正妃了,可以说是有着多年的“后宫一把手”的经验。 自己说话讨喜一些,应该问题就不大的。 很快,韦贵妃就带着余乾两人来到了太后住处。 一处名为景宫的宫殿。 装修极其朴实无华,通体淡青色,外貌基本没什么粉饰的那种。跟皇宫里的其它宫殿比起来确实看着相当不起眼。 景宫门口立着两株参天的银杏树,更有其它很多余乾不认识的花草树木,一些灵鸟在树上栖息,偶尔有清脆的鸟鸣之声。 整个景宫不像是皇宫里的宫殿,更像是隐匿在深山之中的那种。 宫门有两位小太监在那候着,韦贵妃上前轻声细语的说了一句,其中一位小太监就很恭敬的进去通禀去了。 很快,他就又折返出来,恭敬的把余乾他们带了进去。 走进宫里,余乾视线隐晦的打量着四周,正中间立着一鼎巨大的香炉,里面正冒着冉冉烟雾,味道跟余乾之前去白马寺的时候闻到的一模一样的。 估计就是从白马寺那边弄来的,香炉后面还建有一座亭子,里面挂着一口大钟。 其它小径的周围也都种满了花花草草,看着着实像是另类的寺庙大殿所在。 这李太后果然名不虚传,是个礼佛的一把好手。 小太监将他们带到了后面的一处佛堂前,小声道,“太后还在里头念早经,还请韦贵妃稍等一下。” 韦贵妃轻轻的点了下头,余乾和李念香束手站在她的身后,乖乖的候着。周围很安静,偶有一两声敲木鱼的声音传了出来。 等了约莫有小半刻钟的时间,屋内的些许诵经声音才戛然而止。 房门打开了,一位上了岁数的妇人走了出来。 说是老,其实也不算太老,头发以黑色为主,掺杂着些许白发,脸上有着皱纹,皮肤有少许岁月的耷拉感。 骨相极佳,不难看出年轻时候的风采,正当年的时候绝对能算上是大美人。 李太后穿着一件素色长衣,长发上穿着木簪子,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嘴角噙着微笑,看着极为可亲。 身后又跟着一位长眉大耳的僧人出来,正是空如。 给余乾看到一愣一愣的,这空如也属实牛逼,是打算在皇宫里的各个地方打卡嘛?哪里都能看到他。 “见过太后。”韦贵妃当先行礼问好。 身后的余乾和李念香两人也都纷纷行礼问好。 “无须多礼。”李太后走了出来,轻轻的说着,然后将视线落在余乾和李念香身上,“这位就是文安的驸马吧?” “是的,太后。”韦贵妃笑着,“他们夫妻二人昨日刚成婚,现在便想着过来给太后请个安。” “有心了。”李太后朝余乾轻轻笑着,如沐春风。后者赶紧拱手作揖,展示自己最大的尊敬。 “贫僧祝小友和公主。”一边的空如也笑着朝余乾他们双手合十。 “大师认得驸马?”李太后转头问着空如。 “认得。”空如道,“小友与贫僧颇为投缘便是。” “竟有此等缘分。”李太后向空如发出诚挚的邀请,“既然大师同驸马和公主都熟络,那便不急着走,留下一起吃杯茶罢、” “好。”空如倒也不拒绝,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太后便迈着步子离开佛堂,来到了会客的堂屋那边。她在主位坐下,余乾他们则是在下方纷纷落座。 宫女们便将准备好的茶水一一送了过来。 李太后轻抿一口清茶,这才看着余乾他们那边感慨道,“转眼之间,文安也已成亲。她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 性子调皮了些,驸马多担待一些。” “微臣自会如此。”余乾抱拳应声。 李太后继续道,“多的我一个老人家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们今日来请安便算是有心了。回头我让陛下赐些薄礼下去。” “微臣多谢太后。”余乾再次作揖。 李太后又抿了一口茶,转头看着空如,笑问道,“大师和驸马又是如何认识的?我倒是有些好奇。” 空如双手合十,“这倒是有些时日了,当时驸马来白马寺游玩,误入贫僧的小院,贫僧见驸马聪慧不凡,遂多聊了几句。 觉得性子颇为投缘,便算是结识下了。说来,驸马和公主相识倒是在贫僧之前。” “此话怎讲?”李太后一副来了兴趣的样子。 “贫僧和驸马初见那日,恰巧公主也来白马寺誊写经书,言语间得知。”空如淡淡笑道,并未过多解释。 李太后却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说道,“如此说来,文安你誊写经书的时候可是有请驸马帮忙?” 李念香当即心虚,眼神有些滴溜溜的乱转,不敢直视太后。 李太后继续笑道,“难怪你前些日子呈现上来的经书显然有一半不是出自你的手笔。” 余乾哪里想到,这李太后这么细致认真,这都能想起来,赶紧接过话茬,回道,“回太后,当时是微臣不忍心见公主劳累。 遂主动帮忙,这一切无关公主的事,还请太后恕罪。” 李太后轻轻摆手,说道,“我又岂会怪罪,你们伉俪情深自是好事。” “谢太后。” “好了,你们安也请了,有心了,就先下去吧。”李太后最后说着,“我等会还有事。韦贵妃留下一会吧,我有事要问。” 余乾和李念香赶紧站了起来,双双行礼离去。一边的空如自然也不会多待,跟着一起离开。 屋里就只剩下韦贵妃和李太后两人。 后者手里捏着佛珠轻轻的转动着,前者则是恭恭敬敬的模样,半点瑕疵挑不得。 “这驸马是大理寺的吧。”李太后突然问了一句。 韦贵妃回道,“是的,他是大理寺少卿处的黄司司长。” “不到二十岁的司长。”李太后似是自言自语一般,继而问道,“听说着婚事是你向陛下建议的?” 韦贵妃神色不变,坦然回道,“确实如此。” “为何会想着让他来当驸马?”李太后继续浅浅的问了一句。 韦贵妃道,“当时我去文安府上的时候就看见驸马在那教她剑道,一问之下才知道两人早已互生情愫。 我想着文安既然喜欢余乾,而余乾的品性又不错,就索性向陛下提了这么个建议。” 李太后视线落在韦贵妃身上,后者只是低眉垂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