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工科,因为曹操治下百姓都知道陆彦重视工匠,所以也有近百人前来考试。 这些考生都是经过了数轮筛选的。 别看工科只有不到一百人来考试,这并不是因为工匠或者他们的后辈不愿来考,只是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没法考而已。 等到下一代经过了书院的教导,以后工科绝对会是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最终是由陆彦和毛玠两人一起监考。 只是可怜数学一科了,喜欢专研算术的人本来就少,这一次只有二十来人考试,可能想让大家意识到数学的重要还需要一段时间吧。于是最后数学一科只有一个普通官员前来监考。 如今天下人最为重视的还是儒学经典,陆彦对学科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建安二年,四月初。 春耕火热开启之时,陈留城以南,太学院里最先建好的考场中,也开始了热火朝天、紧张刺激的大考。 陆彦站在太学院大门内,看着人潮涌动却秩序井然的考生们,忍不住自言自语道:“有高考时候的感觉了!” 但现在这规模,比起后世的高考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不过现场肃穆、紧张的气氛,却已经丝毫不输后世的考场了。 考场之内,除了监考官外,还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凡作弊者,一经发现,其所报参考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且永不录用。 帮助他人作弊者......” 考场之中,主考官杨彪,开始念起了考场的规矩。 考试监考之严格,作弊处罚之严重,大汉子民尚属首次见到,因此在场的所有考生心中虽然发紧,却反而也多了几分踏实。 大家都是凭自身的真才实学考试,who怕who啊? 儒学经科考试,先有杂文再有论,最后是帖经和策论。至于诗词歌赋,至少现在没有人把它们当成正式的考试内容。 数学考的就是算术题,工科则更多的是实用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之类的。 儒学考试要考够足足三天,而数学和工科,只需要两天便完成了。 等到最后一日,也就是策论开考的时候,陆彦也来到了考场监考。 偌大的考场中,坐着三百多位考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