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后勤加快箭矢、器械的运输速度,连弩、投石机,有多少给我拉来多少!” ...... 一连串命令下达后,曹操终于长舒了一口。 梳理了一遍自己的部署,曹操感觉差不多已经做到了目前能想到的极致。 事在人为,他自认自己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应对, 至于之后局势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那就只有等到了那个时候,才会具体见分晓了。 ...... 建安三年七月中。 袁绍在攻破了夏侯渊的第八座营寨后,忽然止步不前了。 无它,袁绍四十万大军的粮草即将耗尽,他不得不暂时先做休整,等待后续运送的粮食抵达。顺便,袁绍也可以趁机稳固一下后方的粮道,避免东郡或者其它地方冒出的曹军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线。 建安三年伊始,袁绍在灭了公孙瓒后,其实就想携大胜之势再南下灭了曹操。 但他却终究还是拖到了五月才挥师南下,就是因为麹义之前围困公孙瓒近一年时间,把袁绍他的老底子都耗得差不多了。 从元月一直到五月,这么几个月的时间,袁绍都在想方设法的筹集粮草。 不管是冀州、幽州,就连青州和并州的粮食,他都要尽量抽调出来。 在攻破白马占据延津之后,袁绍大军再往南走,他的补给线就会变得越来越长。 袁军现在的粮草,一路是来自幽并两州,经延津送达袁绍军中;另一路则是从青、冀两州经过黎阳、白马再送到袁绍手中。 两条粮道是维系袁绍四十万大军的生命线,由不得袁绍不小心谨慎。 延津这一路相对安全一点,白马那一路则被东郡陈登和于禁的守军威胁着。 而在此期间,青州刺史袁谭,也就是袁绍长子,也开始有了动作。 袁谭这人有些小伎俩,却没有太大的才华。当初袁谭跟孔融两人菜鸡互啄时,他还能占些优势,但对付曹操这样的诸侯,或者陈登这样的智谋之士时,袁谭表现得,就像个幼儿园的小盆友。 眼见袁绍已经攻破白马,深入曹操腹地。 袁谭为讨袁绍欢心,于是自青州出兵五万,意图从后方偷袭东郡,想替袁绍解决濮阳这一心腹大患。 袁绍在白马留了三万守军,为的就是防备东郡的士兵出来捣乱。 要是能除掉东郡守军甚至拿下东郡,立下如此大功的他,岂不是离那个位置更近了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