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凡的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道金色的光幕,一行行文字在上方显现。 看着光幕,李凡神色有些凝重。 在天庭当了那么多年神将,他也算有些见识。 可他从来没听说过,三界之中有什么神通法宝能有这样的效果。 这个系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定了定神,他开始研究了起来。 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地,应该不会有哪个大能会闲来无事,跟他开这种玩笑。 研究了一番,他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 通过系统功能介绍,他发现这个所谓系统,貌似是一个辅助的无形法宝,可以像招魂幡一样,从异世界招一些生魂过来,化为人形。 而这个系统还能发布一些任务,如果他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一些奖励,比如这个天罡三十六变。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通过系统存储的一些资料,发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在系统存储的资料中,他发现了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书。 它的内容并非诗文典籍,而是记载了一段事迹。 事迹的主人公不是旁人,正是山下镇压的那位齐天大圣孙悟空。 书中详细记载了它的来历,以及是怎么诞生,如何得道的。 看过书后李凡才发现,孙悟空居然是菩提祖师的弟子! 李凡在当凌霄神将的时候,也和孙悟空交过手,但却不知道孙悟空的这一身的本领居然是跟菩提祖师学的。 菩提祖师原是如来坐下大弟子须菩提,但对儒家和道家的修行之道也极为精通,据说老君曾经评价他为三界之内第一等聪明人,孙悟空居然是他的入室弟子? 看到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说出那句“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后,他马上就联想到了之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跟着就嗅到了一丝谋略的味道。 果然,书中描述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开始惹出诸多祸端,最终酝酿了一场大闹天宫的闹剧。 之后,西天如来出手,镇压了孙悟空,平定了一场纷争,但却没有记载他被剥去神籍,贬为土地的事。 在书中,时间直接跳转到了五百年后。 西天如来计划传经到大唐,安排观音菩萨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开启了一场西天取经的旅行。 看完了整本书,李凡消化了良久,才理清了思路。 书中蕴含的信息太多,他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完全参透。 但他已经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会被剥去神籍,贬斥到这个地方当土地了。 作为在天庭混迹了五百多年的老油条,又是凌霄宝殿的镇守神将,他耳闻目睹的事不少。 很多事当时瞧不出什么端倪,但一段时间过后,自然会有结果显现,对照前因。 在他被剥去神籍的时候,他和一众同僚也惊讶于天庭降罪太重,很多神将还联名上书,帮他求情,但却一点用也没有。 那时的他并不理解玉帝为什么忠奸不分,不去质问西天佛教的祸心,反倒来惩罚他这个检举人。 现在看来,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他撞破了天庭和西天的计划! 书中并没有相应的记载,但他对照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就能猜出大概了。 西天取经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引佛教进入南瞻部洲。 而南瞻部洲是天庭的根基,如果没有天庭的首肯,西天肯定是没法做到这点的。 所以,当初那个罗汉所说的那句入驻南瞻部洲传经并不是一句醉话,而是西天佛教即将实施的计划。 不过,天庭之所以高高在上,完全是靠着南瞻部洲亿万生灵和天地元气的供养。 南瞻部洲最为珍贵的天材地宝,灵脉资源,甚至是天生神物,大都控制在天庭的手中。 如果放任佛教入驻,难道天庭就不怕引狼入室么? 他回忆了下之前耳闻过的佛教修行法门原理,就大致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南瞻部洲的道修,最终的归宿是化身天地,成为像鸿钧老祖那样的存在。 这需要炼化无量的天地大道,耗费无尽的寿元和元力。 但佛教的修行之道有所不同,他们追求的是梵我同一,是精神上的大圆满。 他们需要用无边愿力所凝聚而成的梵天极乐世界,跻身其中,永享极乐。 简单来说,道修需要天地元气,佛修需要众生信仰,这两者并不冲突。 但是作为两大人族大洲,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分列天地东西两端,诞生了天庭和西天两大势力,双方却甚少有交流。 天庭拿不到西牛贺洲的天材地宝,西天享受不到南瞻部洲的众生信仰,这对于两者而言,都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加强双方的合作发展,就是天庭和西天共同的心愿了。 当初老君西出函关,恐怕就是怀着这样的目的而去的,只不过无功而返,貌似还吃了点亏。 这一次,恐怕就是双方一次正式的尝试了。 参透了这点后,李凡才明白,自己是撞破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怪不得玉帝会不顾众神将的求情,执意剥去了他的神籍,削去了他的顶上三花,将他贬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土地,原来是变相的将他和孙悟空关押在了一起。 书中并没有记载和他相关的信息,只是从猎户刘伯钦送给玄奘法师的家童口中提了一句,说有个山神土地喂孙悟空铁丸铜汁,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记载了。 但他记得清楚,玄奘在揭去山上的金字压帖后,孙悟空脱困,却是将整座山都给崩塌了。 想到这里,李凡翻手伸掌,一方玉印就出现在他掌心。 看着小小的玉印,他神色有些复杂。 要知道,身为一方土地,命理也是和山脉绑定的,可以说山脉就是土地的命根。 如果山脉崩塌,那么土地的性命也会随之消散。 也就是说,按照书中记载的情况,五百年后孙悟空脱困,跟随玄奘西天取经的时候,就是他身死道消的日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