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工赈? 院中,齐平眨眨眼,见对方神态,意识到,可能这个时代,还没有“以工代赈”这个词,所谓的“工赈”,大抵是类似的含义。 但也不确定,故而反问道: “朝廷工赈往常大抵如何做?” 皇帝不明白他为何有此一问,理所当然道: “自是朝廷发放钱粮,募集灾民从事官修事务,如修筑城墙,翻新衙门官署等。” 他举了几个例子,齐平一听,心道果然。 以工代赈这东西,在他熟知的历史中,出现的很早。 记忆中,可以追溯至春秋齐国,齐景公执政时期,天下发生大饥荒,齐国大夫晏婴谏言,请国君开粮仓赈济灾民。 国君一听要出钱,很不乐意,恰好那时,国君要给自己修建一座处理政务的“路寝之台”,恩,就是宫殿。 晏婴逼得没办法,就假借为国君修宫殿的名义,雇佣灾民施工,并故意延长工期,硬生生把一座宫殿修了三年…… 才勉强把灾期撑过去。 所以,这法子起初是逼出来的……再然后,历朝历代,都有采用,这门技术,也越发完善起来。 这个世界的历史似是而非的。 但齐平猜,类似的法子,应该也有人想过。 果不其然,“工赈”是有的,但他发现,这位金先生口中的“工赈”,还处于一个发展期,并不完善。 皇帝解释完毕,见少年校尉沉默不语,摇头道: “工赈之法,古已有之,但却未必合用。” 齐平并不沮丧,笑问:“怎么说?” 皇帝愈发皱眉,心中嘀咕,这校尉虽有才学,但看起来,并不如永宁所称赞那般,竟似乎,连这些都不懂。 不过转念一想,对方并非地方官员,且如此年少,不懂民生也正常。 本来也只是心血来潮一问,没期待一个少年能有什么惊人见解,便也耐着性子,解释说: “工赈之法,虽卓有成效,却有诸多弊端,其一,便是运输,宛州洪涝,道路冲垮,水路难行,朝廷粮食如何运到地方?若是运不进,何谈赈灾?” “其二,即便粮款可及时送达,地方官吏却不免有贪墨之举,更何况,洪灾一起,山匪挟裹流民,地方不稳,这工赈能有几分成效,犹未可知。” 旁边。 云老捋着胡须点头,这些,他也是明白的。 不只是他,满朝文武,除了部分不通民生的官员,大多,都心知肚明。 以工代赈,不是想不出,而是难以实施。 齐平丝毫不意外,因为类似的问题,他熟知的历史上也都有,为什么说,以工代赈是一门不断完善的技术呢。 就是因为存在问题。 而归根结底,无非技术条件不够,与组织能力不足,办法再好,底下人办不利索,也是空谈。 “您说的这些,的确是问题,但我这个‘以工代赈’与您说的,却是有些出入的,所谓的难点,我也有些办法可解。”齐平说道。 “哦?”云老意外,道:“齐小友说说?” 语气中,倒也并不很认真。 归根结底,没觉得齐平能有啥好主意,毕竟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想来……大抵是年轻人的一些天真烂漫的空想。 因为对实际事物不了解,所以往往会一厢情愿,出一些点子,在实干家眼中,显得幼稚可笑。 但云老教书育人多年,虽不抱希望,但不介意听齐平说一说。 皇帝也是类似的想法,笑而不语。 齐平对两人态度浑不在意,眨眨眼,自顾自从旁边,拉来一张竹椅,也坐在了小桌旁,与两人同席。 这一幕,看的不远处与齐姝分食糕点的青儿表情古怪,内厅侍卫也是神情怪异。 心说,你倒真不客气…… 齐平却没在乎这些,脸上的神情,也郑重了起来,说道: “金先生方才说的,其实是三个问题,既,运输难、官吏贪、盗匪行,而这三点,并非不能解。” “先说第一个,水患严重,从外地调拨的确难以运输,所以,这以工代赈,便不能完全倚靠朝廷,还是要从宛州本地着手。” 皇帝摇头: “你是说,用宛州当地官府的钱粮赈济?哪里够用?灾民一起,消耗惊人,当地粮仓只能顶一时之用……” 齐平打断他:“我什么时候,说靠官府?” 皇帝一怔,不解地看向他:“工赈不倚靠官府,依靠谁?” 齐平理所当然道: “当然是地方富户大族了,我听闻,宛州也是产粮之地,年景好时,还有余闲售卖外地,所以,宛州的储备粮食其实很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