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思科,李均作为华夏人的角度是又爱又恨。 毕竟前世今生都是红旗下生长,那是溶于血脉的东西。 可没有思科,就没有现代互联网。 这是思科为人类互联网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 没有思科,就没有后来越来越强大的华为。 思科显示了它的不择手段,倒逼华为这个对手成长,这点也毋庸置疑。 没有钱伯斯就没有后来的思科。 说明了钱伯斯对于思科的强大作用,这点也毋庸置疑。 思科面临瓶颈的时候,年轻的钱伯斯作为思科的掌帅人,意识到作为设备供应商,就需要不断地掌握最新技术,他觉得谁也不能保证可以研发所有的技术,所以他采取两个策略,一方面思科加强研发投入,另外一方面就是靠买,买下正在研制新产品的新公司,并尽可能地让它在未来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推出一个杰出的新产品,然后通过思科公司现有分销渠道,迅速推向市场。 通过研发和收购这两个策略,思科变技术优势化为市场优势,思科从行业的开拓者变成行业的巨无霸,其开始覆盖整个网络建设,在网络设备数千亿美元市场里,思科几乎是独孤求败的存在。 在钱伯斯领导下的思科开始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思科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击败微软,苹果,所有的互联网公司。 钱伯斯值得被人伸出大拇指。 他也享受人们给他的大拇指。 直到后世2002年,钱伯斯在美国亚特兰大通讯产品展上碰到第一次到美国参展的华为公司。 华为携带高中低全新通讯产品参加,独孤求败的思科钱伯斯巡查同行,发现华为产品数据居然跟思科不相上下,而且,价格却便宜很多。 钱伯斯再一次感觉到了对手。 狼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