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准了-《明朝小衙内》


    第(2/3)页

    “将军此等好事儿,大家抢着加入都来不及,怎么会有不愿意加入的呢?就算有人不开窍,咱也不必担心,只要给对方一个随时加入的机会,等他们看到了将军真心实意的对他们好,自然就会选择加入了,只是这样一来他们或许会有些许损失,但是路是自己走的,他们也怪不到将军的头上吧?”

    张扬这次笑了,点了点头。

    “嗯,你的建议不错,我考虑一下。”

    张扬说是考虑,其实就是答应了,众人再次走访了一个部落后,估计把清佳努晾的也差不多了,这才随清佳努去了梨花镇。

    梨花镇乃是后世的梨花县,因为历代的叶赫部落大头领都在此驻扎所以慢慢形成了一个重镇,镇外是清佳努部的牛羊,而镇子里面,倒是和中原的镇子有几分相似,只是房屋有些低矮。

    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张扬有些好奇。

    “清佳努,夏季这里也这么多人吗?”

    “只有冬季镇子里才热闹,夏季大部分都要工作,割草放牧,镇子里就没多少人了,冬天才是最热闹的。”

    “哦,这样,怪不得了。”

    清佳努不太明白张扬为什么忽然问这个问题,一路思考不得其解,其实那不过就是张扬随口一问罢了。

    晚宴自然是蒙古式的篝火晚会,张扬这阵子参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叶赫部作为蒙古后裔,传统自然是差不多的,不过这烤全羊,至少到现在他还没有吃腻罢了。

    接下来的几天清佳努派人带着张扬给的协议副本去通知叶赫部的各个部落头领,因为最晚的要三天后才能到,所以张扬和荣祥公主倒是难得的清闲下来。

    他们省心了,可是京城里却因为他的事儿乱成了一锅粥,因为嘉靖皇帝已经七天没有上朝了,而且纸包不住火,文武百官此时已经知道了山海关发生的事儿,奏疏更是一本接着一本。

    “中堂大人,还要继续吗?”

    嘉靖皇帝和杨廷和中间隔着厚厚的几摞奏疏,口气中颇为无奈。

    杨廷和每天都来打卡,倒不是他想来,而是如果不来嘉靖皇帝就会派太监传他的口谕,杨廷和还是得来,所以不如自己主动一些,此时听嘉靖皇帝问话,本来在打瞌睡的他瞬间清醒了。

    “皇上,按理说只要张扬和荣祥公主没消息,咱们就应该替他们顶住朝堂上的压力,可是如今……已经十天了,百官们的情绪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啊。”

    “唉……”

    嘉靖皇帝忍不住叹了口气。

    “黄锦,殿外如今什么情况?”

    “回皇上,昨日跪在殿外文武百官六十三人,今儿臣又数了数,虽然今儿天冷,可是跪的人反而多了,九十六人,而且就在刚才户部左侍郎王大人,还因为伤寒晕倒了,杨院使亲自带人好一顿折腾,人这才醒了过来,众位大人都劝王大人回去休息,可结果……”

    听黄锦不说话了,嘉靖皇帝抬起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