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皇上请讲-《明朝小衙内》
第(2/3)页
“这一份是山西总督所奏,山西去年大旱,损失人口二三十万,不能完全统计,去年冬天又逢百年不遇雪灾,死伤万计,月底共接收回省流民九万余,暂时还未安置。”
“这一份是,云贵……”
嘉靖皇帝摆摆手。
“好了,这一份不是了,张扬你有何看法?”
张扬道:“大明良臣这么多,我一个草民……”
嘉靖皇帝忍俊不禁。
“你是说草民说习惯了吗?别忘了如今你可是朕的一品大员,监督全国矿物,还一口一个草民。”
张扬干笑两声。
“皇上,流民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安置的,这样吧,我承诺矿场一旦开工,尽可能的招流民过来,这样能解决一部分流民安置的问题,至于完全解决的话,三年以内吧,我把流民的问题给您解决了。”
嘉靖皇帝和杨廷和的眼神同时亮了三分,流民问题一直是各朝各代诟病的问题,哪个朝代没有天灾人祸?哪个朝代没有土地兼并?
只要有这些就不能避免流民,这个问题大家常用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流民赶回原籍,如今各地总督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因为消耗问题,多有扯皮,但是大体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一般情况要把流民的问题彻底解决,也就是说表面上没有流民了,大概需要五六年的时候,人少了,官方懒得查了,也就那样了。
可是这个过程中,就如同山东总督所描述的那样,很多人进入富户为奴,成了隐藏的黑户,这些人不用交税所得全部归富户所有,那些富户也乐意收留他们,剥削他们,毕竟一旦入富户为奴,那和奴隶也就没多大区别了。
明朝不允许买卖人口,可是那些富户有的是手段隐藏这些人,就比如山东总督所说查户口,那可不是你想查就查,能够查的明白的。
一旦有了风声,这些人躲的躲,逃的逃,等检查的人走了,他们就又回去了,而且这只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还有很多认干爹干娘的,表面是认亲,其实就是奴。
每次和杨廷和商量这些嘉靖皇帝就颇为头痛,因为管不了也没法儿管,成本太高了,可是如今张扬却说三年内解决流民问题?这岂不让嘉靖和杨廷和诧异?
“那你需要什么帮助?”杨廷和问。
张扬摇头道:“不需要其他的帮助了,只要小杨庄缺钱的时候皇上能够帮扶一把就行了,如果解决流民问题的话,我这边的利润要压缩一下,可能还会赔钱,支撑不下去就谈不上为皇上分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