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聚众-《终宋》


    第(2/3)页

    “那要不然把师相请回来?”诸臣依旧不答。

    此事也许已有了一个结果,只是还没有人敢出面说而已

    结束了君臣对奏之后,整场对奏都不愿多话的礼部尚书吴坚才开始分析形势。

    “切记,大元使节的要求与盟约的细节,万万不可透露...“是。”

    他们其实都明白,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会有太多人反对就在这样的反复商讨之中,时间很快到了三月。

    这几日临安码头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书生的身影,往往是迎了一些友人后离开,往酒肆茶楼里高谈阔论。

    三月十八日,闻云孙、邓剡等人早早便赶到码头。终于,只见一艘乌篷船缓缓划来。

    “江公来了。”

    “老师。”

    来的是江万里,他时年已有六十又六,更喜欢赋闲在家含饴弄孙,但得到李瑕的传信,还是毫不犹豫就动身前来临安。

    由学生们扶着,笨拙地下了船,转头看去,江万里的目光第一眼便落在了闻云孙身上。

    他素来欣赏闻云孙,曾说过“世道之责,其在君乎”,认为大宋社稷早晚要担在这个年轻的状元郎肩上。

    因此这日见了面,江万里马上便让闻云孙来扶他,道:“前年因贾似道专权,朝中清流多受打压排挤,以致今日满朝无一人能主导朝堂反对议和。这次,宋瑞你就莫参与了,保全官位,以待来时。”

    闻云孙摇了摇头,道:“学生不该违背本心,若这次妥协了,下次岂非便与那些卖国求和之辈一般?恳请老师允学生一同上书。”

    江万里一边走,一边眯着老眼望着宫城,叹息着道:“也好,也好.....走吧,老夫这就去求见太后。”

    “老师一路远来,还是去歇歇才妥,不如明日再求见太后?”

    “不了,不了,国事如此,如何还能歇得安心?”

    虽说是擅自还朝,但江万里自创立白鹭洲书院以来,已培养了许多进士,声望极重。谢道清很快便答应了接见他。

    至于其它士人,皆聚在阙门之外等待。

    这里便是之前关贤六君子伏阙上书的地方。

    随着江万里被召入宫中,越来越多的士人们便聚了过来声援。

    有人议论着,也有人沉默着。

    “若我等不来,岂非教那些苟且乞和之辈以为大宋再无主战之人。”

    “苟且乞和?战败危急之时苟且乞和也就罢了,如今尚无战事,分明是卖国求荣!”

    “有人盼的是开榷场,有人盼的是贪墨军费,有人盼的是升官发财.....如何不是卖国求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