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旨-《欢喜记事》


    第(2/3)页

    皇上就那么看着大臣,看的大臣都心虚。

    这一招,还是从苏锦那里学来的。

    活学活用。

    很管用。

    那些大臣越说声音越小。

    他们傻啊。

    镇北王世子妃是皇上最宠爱的女儿,有皇上护着,她难道还会有性命之忧吗?

    皇上是怕自己百年之后,新皇继位,到时候薄待他女儿,给她一块丹书铁劵以求心安。

    一个父亲为女儿着想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感动。

    有些大臣圆滑些,见皇上如此,不再出头阻拦。

    有些大臣则执拗的很,大有死谏之势。

    对于这些老大臣,皇上是一点辄没有。

    为了劝你改主意,甚至连命都能豁的出去,执拗的可怕。

    “若是捐赠十万两,就能得一块丹书铁劵,那还有谁会抛头颅洒热血,都去贪墨了,左右换了丹书铁劵能保命,”老大臣道。

    东乡侯看向老大臣,道,“镇北王世子妃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她立的功劳可一点不小。”

    那老大臣瞪向东乡侯。

    别人怕东乡侯,他可不怕。

    东乡侯也很敬重他。

    虽然脾气是执拗了些,但为人刚正不阿,没有和崇国公一党同流合污。

    他忠于朝廷,忠于律法。

    这样的人,让人敬重,又遭人嫌弃。

    东乡侯看着他道,“镇北王世子妃医术高超,当初我送粮草去边关,救镇北王的药就是她亲手调制的。”

    “救不活镇北王,朝廷损失一员大将,他不痊愈,谁活捉北漠王?”

    “还有她送给边关的药方,药效是普通药方的十倍不止,还有止血的方法,救活的将士不下千人。”

    “难道这些都不是军功吗?”

    “这些也就罢了,她还救过皇上两次!”

    “于边关有功,还救过圣驾,再为朝廷捐赠十万两,这样的人,不论是谁,皇上赏赐他丹书铁券都是应当的!”

    东乡侯的声音铿锵有力。

    这时候老王爷站出来道,“当日臣受伤回京,若非公主给太医支招,臣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苏锦做的这些事,不拎出来说一说,还真当她丹书铁券得来便宜。

    救皇上、救王爷、救老王爷……

    这样的功劳,满朝文武有谁有?

    皇上眸光横扫,那些刚刚还在苦口婆心劝皇上收回成命的大臣都低了头。

    “怎么没人说话了?”皇上问道。

    武城侯望着皇上道,“锦宁公主立下的功劳,大部分都没有传开,臣等并不清楚,如果东乡侯所言属实,那丹书铁劵,锦宁公主当仁不让。”

    武城侯是李贵妃的兄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