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凡的文章仿佛振聋发聩一般,令张瑞再不迷惘。 这才发现,自己原来陷入了历史价值误区。 的确,荀彧、贾诩、沮授等人都曾力主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操也的确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压倒性得战略优势,最终一统北方。 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适合曹操,却不一定就适合自己,不一定适合右将军府治下。 难道自己就已经如此迫不及待,想要爬上那至高无上得九五之位? 张瑞握着试卷,兴奋的起身。自己能取得如今恢宏势力,靠的从来就不是天子威名,不是汉室朝堂。 而是一个个先进的制度,一条条严明的法纪。 靠的是三军效死,凭的是文臣尽节! 自己若挟持了天子,日后还如何要求手下人尽忠死节?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想想曹魏,汉献帝的感慨:“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这就是必然的天命,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的必然恶果。 如今,张瑞可以意气风发,可以问心无愧的对着十万大军振臂高呼。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这十万大军也能够忠烈慷慨,一往无前。 因为,尽忠效死,乃是三军将士的信仰。张瑞完全不曾有负任何人,不曾亏待任何将士! 彼辈生而尽忠,死亦无忧,张瑞会为每一个忠义之士,照料好后事,使其父母妻子皆富贵荣华,衣食无忧。忠义,就是其家族的荣耀,是其光耀门楣,妻贵子富的根本! 但当挟持天子,张瑞的一切言行都会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自己靠不忠不义位极人臣,却要部下保持忠义,前去赴死。 如何能让人信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