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 朱元璋点头,欣慰的道:“雄英这话说得在理,这人呐,老了就该享享儿孙福!夫人你就安心收下,要真为咱雄英好啊,那就抓紧给咱雄英物色个女娃!” 事实上,朱元璋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家人,就是孝顺。 历史上的他为什么立朱允炆为储君?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朱允炆在他母亲吕氏的教导下,对朱元璋极其的孝顺。 百善孝为先。 在朱元璋眼里,孝是衡量一个男儿最基本的准则,若是没有了孝,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郭惠妃笑道:“老爷说得极是,咱这回去就赶紧张罗张罗!” 黄雄英一脸的无语。 这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对下一辈的婚恋之事极度的上心,三句话不离娶媳妇生孩子…… 黄雄英也懒得再跟他们两人继续这个话题,否则没完没了。 这个时候,郭惠妃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对了,雄英,能告诉咱,刚刚你是怎么做到的么?” 很显然,郭惠妃问的是刚刚那字据的问题。 她一直在想,但始终想不明白。 朱元璋也是露出好奇的神色,道:“咱年轻的时候,也曾遇上这样的怪事,一个老道明明签好的一张字据,上面的字却突然全都消失了,当时其他人都说那老道有妖法,但是咱明白,哪有什么妖法,不过是一些障眼法罢了!” “只是咱这么些年,也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黄雄英惊讶的看了一眼朱元璋:“老爷子,您还真是见多识广呐!这么说您一开始就看清楚了孙儿想要怎么做?” 朱元璋颇有些得意的点了点头。 他一辈子经历得太多太多,三教九流,奇闻怪事,都曾接触过。 在他杀李善长胡惟庸的时候,有人说他老糊涂了,但事实上,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事情都看得通通透透。 黄雄英道:“走,我演示给你们看一下。” 两人带着狐疑的神色,跟着黄雄英来到他的书房内。 书房很简单,几乎什么都没有。 除了几本书以外,只在书房的案台上,放着两碗墨汁,和一大打宣纸。 只见黄雄英指着其中一碗墨汁,说道:“秘密就是这个东西。” “墨汁?” 两人颇为狐疑,片刻过后,朱元璋就反应过来了: “这墨汁有古怪?你这墨汁会消失?” 黄雄英点了点头,随即挽起衣袖,拿起了桌子上的毛笔,蘸了墨汁,铺开宣纸,沉吟片刻,便随意的落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缓缓写出。 朱元璋直接就怔住了。 不仅仅是因为这字体,苍劲有力,笔走龙蛇,比之当今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这几句话,直接说到朱元璋心坎里去了。 他出生于赤贫之家,对这句话可谓是感触良多,从放牛娃到大明皇帝,他从未忘记过他受过的艰辛。 而他的子孙,却依仗着他的权势,开始铺张浪费起来。 他无数次痛心的训斥,甚至大打出手,最终也只能无可奈何。 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孙,竟是如此的明事理。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尽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应该遵守的准则与操守。 好圣孙! 朱元璋忍不住在心中赞叹一句。 从这一刻起,朱元璋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想法…… 朱元璋舔了舔干咧的嘴唇,激动的道:“孩子,你幅字可否给咱?” 黄雄英转头看了他一眼:“你确定?” 朱元璋的点头。 这幅字给他触动太大。 他要把这幅字带回去,装裱好,挂起来,时刻提醒自己的子孙们,天下百姓奉养他们不易,要爱惜粮食,珍惜民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