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根据口供,当时的五皇子,也就是诚王,其实是被身边叛变的侍卫所杀。”上官沐云给太子小两口指出了其中最可疑的一条:“这侍卫当时就已经随淮阳王一同伏诛,调查卷宗也是齐全。因为诚王府有人叛变,因此府中上上下下的侍女、内监还有侍卫都受到严格盘查,尤其是诚王离京的侍卫和内监,口供极为齐全。” 何凌珺接过了上官沐云手里的一叠卷宗,快速浏览了一遍,摇了摇头:“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可疑。诚王府上上下下都受到严格拷问,口供也对得上,其中有几位有嫌疑的,都直接杀了。依我看,怕是没有错漏,有冤枉的还差不多。不过依照皇上当时痛失三子的心态,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也可以理解。” “正是因为口供太过对得上。”上官沐云一脸认真地模样:“就是这一点才最奇怪。为何在诚王府当差的上上下下人等,都知道那侍卫以前在宫中当差,原本是宫中皇家内卫,渝州人士,原本是流浪孤儿,因为根骨极佳被武德司的人选中,入了前训营。” 听到上官沐云的话,何凌珺顿时一愣。而上官静则扬声朝外吩咐道:“映霞。” “奴婢在。”正在外面听吩咐的映霞立刻推开殿门进来了:“娘娘请吩咐。” “外面都谁在?”上官静问道。 “今日奴婢和雪梅、全福当值,”映霞答道:“过会儿二小姐应该会带着小樱和典膳厨的人过来送点心。” 上官静立刻吩咐雪梅和全福都进来,接着问了他们一个问题:“瞿大人是哪里人士,你们知道吗?” “好像是梧州?”全福挠挠头,瞎蒙了一个:“奴才说得做不得准。似乎隐隐约约听谁说过。但奴才听瞿大人说话,明明是京里口音。” “这是自然。”萧景珩点点头:“瞿大人被选入前训营受训时,还不到十岁,从小就在京中,在京中生活将近二十年,当然是京城口音。” “奴婢们就更不知道了。”映霞和雪梅一齐摇摇头:“瞿大人的籍贯奴婢们没听人说过。他是侍卫,奴婢们是宫女,平日里就算说闲话,也很少提及瞿大人。而且别说瞿大人是京城口音了,就算是别的口音,奴婢们也听不出来呀。奴婢们都是武定侯府的家生子,这辈子就随着娘娘走,没离开过京城,也没多少见识。就算听到了旁人的乡音,也分辨不出是哪里的口音。” “那你们可知,俞大人是哪里人?”上官静又问道。 “这个知道。”全福立刻点点头:“奴才知道俞大人是勋贵子弟,自然是京中人。” “严侍卫呢?”上官静又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