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何人获胜?-《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2/3)页
韩愈并没有明确予以说明,但是他用别的文字对此进行了暗示。
就是“圣人”二字。
韩愈在第二段,拿圣人和众人进行对比,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段说,古代的圣人,已经超出一般人很多了,但他们依然要从师学习。但现在的人呢?本身就这么傻,但还不从师学习,所以越来越傻。
韩愈明确地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圣人与一般人。
而这个圣人是谁呢?
其实就是他自己。
看文章结尾一段,韩愈提到了一个青年才俊叫李蟠。
李蟠不单年龄小,而且学识非常渊博。
韩愈评价他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李蟠年龄只有17岁,已经精通这六部经典了,可以说是一个天才级人物。
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才俊,却要拜一个人为师。
这人是谁呢?就是韩愈自己。
这样看来,韩愈就绝不是童子之师,而只能是人生导师,是圣人了。
综上所述,韩愈在文中就把自己和一般士大夫区别开来,自己是圣人一类的人,而士大夫一类只能是愚人一类的人。
这也是他受人排挤,士大夫称他为‘狂人’的原因。
林轩并没有写李蟠那一段,毕竟这样的天才人物,总不能随便编造一个出来吧。
这样一来,整篇文章就成了一篇劝人学习的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