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杀机毕露-《大明第一祸害》


    第(2/3)页

    马文升要求吏部做到‘耳目极密,闻见极真、信足凭也’,有理有据罢黜不合格的官员。官员任职一个月内为考察期,接受科道言官、官场民间的多重审视。一个月内未收到举报者方可正式入职。

    在准备京察过程中,弘治帝多次召集马文升商议此事。马文升结合东厂的调查结果,剔除家族经商、或与商人瓜葛较深的官员,同时又要保持南北籍官员人数平衡。

    一番动作之下,能够出席文华殿、拥有廷议资格的官员,大部分是正直清廉之辈。民间私铸铜钱之风盛行,朝廷屡禁不止。统一铸造的货币对朝廷有利,他们自是不会反对。

    “陛下……”有老臣下跪哭诉,“不找出诈骗事件的幕后真凶,无法让百姓心安。老臣半辈子积下的银子岂不是一场空。”

    “老大人放心,皇家钱庄将会推出‘银锭换取银币’、‘银锭换取塑料币’业务。您只需跑一趟钱庄,再无后顾之忧。”周经笑眯眯地回道。

    老臣愕然。

    参加大朝的官员们几乎可以断定,诈骗事件和太子、河套脱不了关系。否则不可能那么快准备好应对措施。

    太子这招,直接打到商人的七寸上。

    见过精美纪念币的人,绝对知道民间无法仿制银币。一旦银币在民间大范围使用,原来的银锭必将无人问津,因为谁都怕拿到假银子。这对家中藏银无数的商人来说,简直是晴空霹雳。

    商人们一旦大笔兑换,就会让皇家知道家财的数目。可是不兑换,相信以太子的手段,能让大家花不出手中的银锭。

    而皇家钱庄是朱家的,朝廷也无法左右。和商人们称兄道弟的官员,在皇家钱庄没有任何话语权。

    ‘诈骗事件’后,皇家钱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明各地。几乎每一家皇家钱庄,都建在皇家布庄隔壁。有分布大明每一座县城的皇家布庄打点,皇家钱庄飞速展开兑换业务。

    至此,太子殿下杀机毕露。

    李东阳经过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云南孟艮府。历史上短暂出现三十年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孟艮府临时设置官衙。

    李东阳在夫人和女儿的搀扶下,慢慢走下马车。黔国公沐昆、云南布政使、各地土司为首的文武官员恭候两旁。

    虽然,如今的李东阳只是位空有虚职的内阁阁老,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是空壳子。可架不住李三小姐是未来的太子妃,此行还有府军前卫随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