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小时,双边就签订了合同,从这一刻起,陈昂就成为了‘复县第一电器制造厂’的总代理,由他全权负责该工厂家电销售的情况。 回来的路上,刘忠诚忍不住问道。 “陈哥,我都有点看不懂了,你说让我们找大品牌,是,复县第一制造厂品牌是不小,但跟其他品牌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明显看得出来,他家的东西卖不动了,咱们这个时候跑来帮着卖,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面对刘忠诚的问话,陈昂笑道:“那我问你,跟他们签订这样的合约,对咱们而言有损失吗?” “那倒没有!”刘忠诚回道。 “那如果你说,咱们把这样不起眼的品牌电器给他卖的红火了,你觉得那些大品牌,会怎么看咱们?” “你的意思是说……咱们把小品牌卖火了,那些大品牌,肯定会注意到,然后主动找上咱们,让咱们帮忙卖?”刘忠诚眼珠子瞪的老大。 “没错,就是这样,这是张良昨天在医院告诉我的。这家工厂,也是张良跟我说的,而且他了解,这家工厂生产的电器都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我这才来的。” “可是陈哥,人家工厂自己都卖不动,加上没有品牌效应,你又怎么敢保证,你能卖得动呢?”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刘忠诚变着话问了好几遍了。 “这也是张良跟我提到的,你还记得,咱们的三轮车销售陷入泥沼的时候,我推行的分期销售模式吗?” “记得啊,我都知道有几个老哥靠着这法子买过咱们的车!” “没错,不过三轮车价钱太大,这套机制推出来,买的人还是少了点,毕竟买的人需要一定的魄力,很冒险。对于咱们,回流资金也慢,还怕遇到赖子。” “可是……” “万一这道机制运用到销售家电上面呢?” “以收音机为例,新的收音机,一般都是百元左右。” “一厂的收音机因为品牌小,估计也就八十块的样子,咱们拿到手里,差不多也就六十。” “假如八十块往外销售,咱们按照分期政策,首付四十块,这对咱们而言是一个基础保障,工薪阶层咬咬牙,就能拿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