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为什么不去领先?-《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第(1/3)页

    “豪车咱们可以造,未来也必然会造。但豪车造出来说实话,技术难度还不算大,只要你们团队努努力,技术上升升级,车型上好好玩一玩花活儿,可以搞出来的。”

    “但我想说的不是造豪车,而是造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什……什么意思?”廖辉有些发懵。

    “我想要大胆尝试一下,造出不耗油,完全依托蓄电池供电来实现长时间续航的电动汽车!”

    “我去!陈总,你在说什么呢?这听起来也太天方夜谭了吧?”廖辉大惊。

    确实,在九十年代,国内蓄电池发展还很缓慢。

    哪怕是龙腾汽车上面的蓄电池,那也是在进口蓄电池的基础上研发而成,勉强能满足汽车上用电的供给。

    但如果让整辆车靠着一个蓄电池实现汽车推力,还需要满足长时间续航的大胆想法,这已经不是强人所难,这根本就不是现在的科技技术能够搞定的事儿!

    对于这个事实,实际上,陈昂比任何人都清楚。

    世界上最早出现电动车,发生在1834年,有一个外国科学家早出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但由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只能行使一小段儿距离,可以说是十分的鸡肋。

    到了1881年,法国巴黎出现了第一辆以充电电池为动力的电动三轮车,由法国工程师gustave    trouve制造,装配了铅酸电池。

    这是电动车的一次改革,也是电池的一次前面升级!

    之后,19世纪到20世纪初,汽车刚发明不久,造车技术尚在摸索阶段,而电动车却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法国和英国都出现了电动车制造公司,汽车行驶速度和巡航里程世界记录也都是电动车保持的。

    回过头你可以发现,国内老一点的大城市,最早出现的公交车,那就是靠电力驱动的有轨电车和线缆电车。

    但随着各国的发展,石油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油价大幅度下滑,内燃机技术飞速发展,优势也逐渐显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