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雍熙乐府》本《西厢记》题记 一 王实甫《西厢记》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 这句话谁都难能肯定的回答得出来。 我们到现在为止还不曾发现过比万历诸刊本更早的一部王实甫《西厢记》。 从万历诸刊本始,到金圣叹、毛西河、吴兰修诸人刊行他们改定的《西厢记》为止,今所知的已有了不少种的不同的版本——这种不同的版本当然不仅仅一二字、一二句或一二节的文字上的异同而已: 一)刘龙田刻本 隆庆万历间 二)金陵富春堂刊本 万历(未见) 三)徐文长评点本 万历 四)王伯良校注本 万历 五)陈眉公批评本 万历 六)李卓吾批评本 万历 七)熊氏刊本 万历(未见) 八)徐士范刊本 万历(未见) 九)日新堂刻本 万历(未见) 一○)金陵文秀堂刻本 万历 一一)罗懋登注释本 万历 一二)《元本出相北西厢记》 万历 一三)起凤馆刊王李合评本 万历 一四)魏仲雪批评本 万历 一五)真本李卓吾批评本 崇祯 一六)汤、李、徐三先生评本 崇祯 一七)《西厢》六幻本 启祯间 一八)汤玉茗沈词隐评本 启祯间朱墨本 一九)凌初成刊五剧本 启祯间朱墨本 二○)《六十种曲》本 崇祯 二一)张深之订定本 祟祯 二二)延阁主人刊本 崇祯 二三)封岳校刻本 清初 二四)金圣叹批评本 清初 二五)毛西河批评本 清初 二六)吴兰修订定本 道光 以上二十六种都是现在比较还可以得到或知道其内容的(至于那些曲谱里所收的有曲无白的《西厢》,象《纳书楹》本,象《弦索辨讹》本等等,更有不少,都不在这里举出)。但仅就此二十六种而论,其曲、白差不多没有两种以上是完全相同的。你也动笔改削,我也动笔改削,他也动笔改削,不独金圣叹是一位笔削的大师而已。即以卷帙而论,或二卷(像陈眉公本及《六十种曲》本)或四卷(象封岳本)或五卷(象凌初成本及延阁主人本),已是纷纭得很。若更窥其内容,则或分为二十则,或二十出(像王伯良本、陈眉公本以及诸万历本),或分为五剧,或五章的(每剧凡四折,象凌初成本及金圣叹本),或分为五卷而折数则仍为二十的(象毛西河本)。全书或有题目正名,或没有题目正名。每剧之后或有题目正名(象王伯良、凌初成诸本),或没有题目正名(象陈眉公、李卓吾诸本)。更是此是彼非,一无定论。你说,我所得的是古本,他也说,我所得的是古本,我也说,我所得的是古本。究竟哪一本是真的古本呢?究竟《西厢记》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 当然在现在我们没有得到万历以前乃至嘉靖,或永乐等等年代以前的《西厢记》的时候,谁都不能肯定的回答这问话。 但是有两点现在可以勉强回答的: 第一,现在所得的这许多本子可以说没有一本是真的古本,或足以表现出《西厢》的本来面目的。 第二,本来面目的《西厢》,依据了我们现在所得的关于元剧的知识及所有的材料,而下手去推测时,约略可以推测得出来。 二 关于第一点,我们现在很可以大胆的说,万历以至崇祯诸《西厢》刊定者所谓“古本”、“元本”者,本来都不是那末一会事。他们的所谓“古本”、“元本”都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之流,原是要假借这一个好听的名义以自便其笔削的。 现在所能得到的真正最古的(或可以说是最邻近于最古的本来面目的)《西厢记》乃是散见于嘉靖时郭勋所辑的《雍熙乐府》里的一部。所可惜的是,郭勋本仅有曲文没有说白,不能算是一部完全的剧本。然即此已尽足以发后来万历、崇祯间诸本之覆矣。 徐文长、王伯良、陈眉公、李卓吾乃至《六十种曲》诸二十折或二十出本的《西厢记》,当然不是古本或元本的《西厢记》——虽然王伯良本曾特地标出“古本校注”云云的一个名目来。他们分为二十折,或二十出,他们在每折或每出之下,特标以二字(象王伯良本)或四字(象陈眉公本)的剧目,有如明人传奇的格局: 遇艳 投禅 赓句 附斋……(王伯良本) 佛殿奇逢 僧房假寓 墙角联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