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父皇要不要来一颗?-《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


    第(1/3)页

    天津距离京城大概三百里的路程,走高速的话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

    可是在大明没有高速,也没有汽车。

    骑马是最快的,那也要骑个三天左右。

    八百里加急传讯的话,换马不换人一天一夜也能赶到。

    朱厚照又没那么急,又不想骑马遭罪,乘坐马车是最方便的。

    明朝的达官贵人非必要情况下都不乘坐马车,要么坐轿子,要么骑马。

    路不好,又没有减震系统,太颠簸了,马车也只能慢慢走,快不起来。

    而且明朝的马车都是双轮的,车厢的空间有限,并不舒适。

    《出警入跸图》中记载万历皇帝到西郊谒陵,乘的马车用二十多匹纯白高头大马拉车,那也是两个轮的。

    为啥不用四个轮的?四个轮子没法转弯啊。

    古人的技能点有意无意的绕开了马车,马车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这有关道路以及交通需求,和材料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朱厚照刚开始偷偷溜出宫的时候都是乘坐马车,为了赶时间,没少在路上颠簸。

    所以朱厚照早就开始让人着手打造新款四轮马车了。

    西山钢铁厂生产的新款钢材韧性高,强度大,解决了材料上的问题。

    就是贵一点,但是朱厚照不差钱啊。

    加装底盘的四轮马车完美地解决了转向的问题,再加上减震系统,马车也不那么颠簸了。

    四轮马车车厢可以设计得更长,乘坐起来宽敞舒适,改良的车厢隔音和密闭性也非常好。

    朱厚照对车内折叠沙发的设计非常满意,可坐可躺,适合长途旅行。

    朱厚照当时就吟了一首《山行》。

    去天津的交通工具就选它了。

    朱厚照已经着手生产奢华的四轮马车,打算再割一波大明的高个儿韭菜。

    朱厚照在西山特意制作了一辆超豪华的四轮马车,整体车身用西山钢铁的精钢打造,车身左右绘有五爪金龙,车身内部采用软包,装饰精美。

    朱厚照把马车驶入皇宫,打算把这辆马车送给弘治。

    这都是朱厚照的拳拳孝心,才不是为了给马车打广告,或者求弘治办事儿呢。

    弘治看着朱厚照弄出来的这个“华而不实”的四轮马车直摇头,弘治也知道四轮马车转向不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