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腐儒误国一事,历史上不难找到痕迹。 李易深吸口气,继续说道: “就比如说是异族,杀我同胞,此乃血海深仇,这个时候,难道要跟他们谈仁义?” “就比如说,仙门和四大诸侯这样的强者,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利益,而不可能有什么仁义,你跟他们谈仁义,那跟笑话没有什么区别。” “还是那句话,仁义应该作为自己的自身修养,而不应该强加于人。” 李易着实是有些无语了。 儒道走的路子也太歪了。 一个谈礼法,一个谈仁恕。 就这两种破绽百出的思想,居然还能延续下来。 并且还间接玩废了儒道。 听起来,简直就像是个笑话。 “事实上,在我看来,仁恕之道也罢,礼法也罢,这两种思想,或者说理论,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 李易摇了摇头。 “既然是读书人,何必拘泥于思想。” “圣贤书上的道理已经够多了,治国不是光有思想就行的,大同社会也不是通过嘴巴能说出来的。” “如果读书人,天天都去争论这些东西,那么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那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完全是活该。” 李易一点也不觉得儒道可怜了。 简直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可笑而又荒谬。 “那大人认为,读书人应该怎么做?” 许茂开口问道。 王先生和程夫子,亦是竖起耳朵。 既然李易大肆评判他们。 那他们倒是很好奇,李易心中的‘道’是什么。 “该怎么做?” 李易闻言,几乎没有怎么思索,便做出了回答。 “知行合一!” 霎时间,有惊雷在稷下学宫之中炸响。 “别吵!” 但就在惊雷响彻的刹那,二位亚圣同时挥手,将声音抹去,以免干扰到李易。 二人面上露出前所未有的认真。 他们听着李易的话语,脑子里面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回味无穷的四个字。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越是咀嚼,就越是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要从他们的脑海之中钻出来。 可是,又仿佛有一道迷雾,在隔离着他们。 虽是隐隐有感受,却始终无法看透。 这让两人犹如百爪挠心。 他们死死地盯住了李易,等待着下文。 但李易所吐露出的四个字,却是透露出一股振聋发聩的-味道。 整个古老而腐朽的稷下学宫,好像被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 学海之上,泛起波澜,涛声阵阵而来。 传承之地,石碑光涌,大儒意念苏醒。 书山石阶,隐去的光华重现,仿佛星光一般,弥漫了整个道路。 那不知道存在了多久的树先生,更是自沉睡之中醒来。 他疯癫一般颤抖,摇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