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这件事情的,善后。 若是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苏梓月生子去世的真相,宋芸溺水的真相,她在苏府十六年的真相……,把这些种种公之于众,揭露她的罪行,那再好不过。 让吴氏受所有人的唾弃,让她身败名裂,让她锒铛入狱,让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是她罪有应得。 但是她不能。 若是她把这些事情曝出来,吴氏确实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但是对她的反噬也很大。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知道,原来她本就是国公府的孩子。 那么当初,她被国公府收做义女这件事,也未免太过巧合。 若被有心人利用,后患无穷。 外人怎么说都无所谓,但是宫中那位若怀疑,便大事不妙。 因为这件事,是当初君逸做局,让京兆尹大人提起宋渊,认亲的事才落到国公府头上,而出这个主意的,又是赵砚臣 所以,如果这件事闹大,牵扯出来的不仅是她,还有国公府,以及君逸和赵砚臣。 若是皇帝再连带着怀疑赵砚臣,那么从前她在赵砚臣身上费的所有功夫,便都能显出刻意来,后果不堪设想。 钦天监是最经不起细节推敲的。 绾宁不能冒这个险。 不能把她是国公府的孩子这件事,公布于众。 不仅她自己不能说,最好连吴氏也不能说。 所以,现在摆在绾宁面前的问题是: 在这件事情不曝光的前提下,还要让吴氏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件事,太难。 好在,这件事曝光出来,对吴氏也没有好处,所以没到穷途末路,吴氏也不会主动曝光。 但是,如果到了呢? 今日已是会考的第一日,苏铮那里绾宁已经安排好了前后,到放榜,苏铮一定名落孙山。 不出一个月,便会身败名裂。 到那时,吴氏便会无所顾忌,她又该如何堵住吴氏的口呢? 绾宁闭眼,抬手按了按眉心,这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秋日风起,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 有落叶被风圈起的沙沙声,一阵一阵的,毫无规律,为心中所想的事布上背景。 绾宁睁开眼,天边已经日落西斜。 她叫来杜若。 “派人跟着苏府吴姨娘,一旦发现有异动,杀了……” 绾宁布了那么久的局,不是让吴氏这么轻易就去死的,若不然她也不必费那些心思,步步为营。 她想要吴氏受尽折磨,人世无望,殚精竭虑,到最后却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的活在这世上,才好。 但是,如果吴氏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国公府,威胁到了她在乎的人,她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不到万不得已,绾宁并不想杀了她。 绾宁希望她好好的活着,一生无依无靠,无钱无势无人,痛苦的活着。 她做了两手准备,以确保自己这边万无一失。 但无论哪一个,都不会让吴氏好过。 杜若一一应下,正准备离开,绾宁又叫住了她: “西凉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杜若点点头,“是。正准备跟小姐说的,西凉二皇子那边已经有消息了,他说愿意跟我们合作。” 绾宁点头:“小心些,别被人发现。” 无论如何,和敌国重要皇室人员有来往,都是重罪。 哪怕绾宁一心是为了大周,但到底没有过明路,便说不过去。 这件事她也不能过明路,要不然打草惊蛇。 她现在打的就是一个偷袭的主意。 让看起来柔弱无势的二皇子,去对付野心勃勃的大皇子,取得本就是一个隐,一个巧。 若公布于众,以西凉二皇子现在的实力,必死无疑。 逸王府。 君逸正查看着边境军机。 在看到上面的消息时,会心一笑,上面的事情跟绾宁说的丝毫不差。 他的绾绾,果然料事如神。 把所有的消息看完,君逸略想了想,对着影一开口: “一切按王妃说的做,小心些,切勿打草惊蛇。不仅小心西凉,还得小心大周。” 影一对君逸对绾宁的称呼已经习以为常,拱手应下,抱拳一礼退了下去。 君逸抬头看向窗外,有雀儿在枝头扑扇着飞过,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清脆悦耳。 他低头,提笔,飞快的刷刷刷写了一页纸,然后把宣纸拿起,轻轻吹了吹。 待晾了晾,才小心翼翼地折起,塞进了信封。 让人去传影二。 接着又让管家打包了各类新鲜蔬果,让影三一起送到国公府。 二人出门,身着护卫衣裳,坐在马车上,比起前几次稍微适应了些。 以前这些事都是普通护卫做的,但是只要跟绾宁有关的,都是他们影卫出马。 马车行驶在长街上。 影二影三各坐一边。 影二看向影三,“你说,主子为什么不直接让你送信?” 影三自从上回被影二讹了二两银子,对影二一直防备着。 谁能想到这样的影二,平时看着脑袋不灵光,但是讹他的时候,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实在太可恶了。 影二看影三不理他,抬手拍了一下影三的腿。 影三“嘶”了一声,瞪着影二: “你干嘛?” 影二:“跟你说话呢,有没有点礼貌,你好歹吱一声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