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周太师的困惑-《姝谋》


    第(2/3)页

    耶律荆看着自己的刀被拿走,有一种自己是沾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感觉。

    他看向君逸,眼睛似在冒火。

    君逸对此视若罔闻,影一推着他向宫内而去。

    北燕使臣这边,于大人赶忙上前相请,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入了宫门。

    跟君逸一同迎接的鸿胪寺官员,和礼部四客司的官员,都不由得擦了一把汗。

    入宫,首先是要拜见皇帝。

    接见外使的地方,在勤政殿。

    人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有御前侍卫把宫门口的事情告知了皇帝。

    皇帝听着侍卫叙述,眉开眼笑:

    “好,老三这事办得漂亮。”

    一个小小的北燕,竟敢屡屡进犯大周,平时他好好窝着也就算了,偏偏狼子野心不知好歹,现在还想在大周作威作福,自然不能惯着他。

    君逸为大周长了脸,说的那些话也甚是解气,皇帝自然是高兴的,至于北燕会不会报复君逸,根本不在他的担心范围之内。

    皇帝对君逸并不上心,这样倒是也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他对君逸没有期望,君逸做了一点什么,他就觉得君逸做的很好。

    有了前面那一事,北燕使臣们见着皇帝,已经先减了三分气势。

    皇帝心中非常高兴,整个会见过程都透露着一股得意之感。

    北燕这些年来,跟大周打了很多次,因为有君逸的存在,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虽然大周得胜,但皇帝心中也知道战场上的艰难。

    从君逸这次回京,北燕发动内政,消停了一阵。

    而上回君策去北燕,完全是对方虚晃一招,根本就没打起来,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北燕对于大周的野心。

    这一回可是狠狠的敲打他们一把。

    皇帝心中愉悦,连带着看君逸,也有了几分好脸色。

    北燕太子忍住心中的不满,向皇帝上呈了礼单。

    皇帝瞟了一眼,喜笑颜开。

    北燕送的东西大多中规中矩,他也不指望对方会有多大的心意,不过今日这一事,确实是扬眉吐气。

    东西并没有呈上来,使臣的安排都有惯定的流程,首先是使臣入宫觐见皇帝,呈礼单。而后是宫中准备晚宴,在晚宴上在一一展示礼物。

    皇帝把礼单置于一旁,挥了挥手:

    “今日晚宴,在加一道银耳莲子汤,使臣们远道而来,辛苦了。”

    “是,陛下,”

    立马有内侍唱喏应下。

    北燕太子听着,嘴角抽了抽。

    他们大老远而来,就多一道银耳汤,真是欺人太甚。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潘仃,见潘仃点点头,这才上前一步,对着皇帝行了个北燕礼:“多谢皇上。”

    觐见过后,鸿胪寺的大人,把使臣们带往京城中的使臣别院。

    便只等着晚上的宫宴了。

    太师府。

    周承海一回府就被人叫去了主院书房。

    周太师坐于首位,让他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周承海事无巨细,半点不敢遗漏,不止发生的事件,还有各自的神态,语气也描述了个清楚,

    周太师听完,一副深思状。

    周承栋和周承海坐于下首,大气都不敢出,也不敢出声打扰。

    过得好一会儿,周太师才出言问了一句:

    “你是说在宫门口见着北燕使臣时,逸王殿下和对方冲突甚重,但进了勤政殿觐见时,逸王殿下却一言不发?”

    周承海想了想,确认描述无误,才点头:“不错,父亲,确是如此。”

    周太师思索着,面色有些沉重。

    让周承海又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从今儿一早接到了城外哨兵传回来的消息,君逸带着众位大臣在宫门口等着,鸿胪寺卿于石于大人在城门口等着,开始说起。

    到最后鸿胪寺众臣带着使臣回了鸿胪寺别院结束。

    大老爷周承栋也在一旁听着,听完后,微微往外坐了坐,开口道:

    “父亲,这逸王殿下逞匹夫之勇,实在不该。这时逞一时口舌之快,没有任何好处。实在不是明智的做法。

    咱们之前的方向……,是不是想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