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陌带着月票回到了营地,太阳已经升起,浓雾丝毫没有要散去的意思。 确定是锋前雾后,它不散反而是件好事情。 锋前雾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受到大风和降温驱赶,雾才会逐渐消退,所以一旦锋前雾过后,就意味着气温就要下降了。 “干活干活,我今天要把所有繁杂琐碎的事情全给料理好。” 苏陌打起了精神。 今天不用和系统任务时间赛跑,但要和天气赛跑,被系统搞了一波之后,苏陌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去到湖边的窖炉处,把月票一脚伸开,让它自己玩去,只要别跑太远找不到,随意它折腾。 先是把伞绳拆了,抽出一根20米的伞绳芯,然后把25个鱼钓全挂上去,再绑上小石子当钓坠子好让它沉底,挖出之前埋着的,已经发酵到臭气熏天的鱼兔内脏串钩上,最后绑好伞绳末端,往湖里用力一抛,完事。 “嘿嘿,这味道,25个钩子,等到晚上怎么也得上个十条八条的大鱼吧?” 苏陌很愉快的yy了起来。 接着,又去砍了几棵小树拖回来,收集足够柴火,今天要把之前做好晾干了的陶器全烧好。 陶胚晾干了就不用像第一次烧的时候那样,全程集中注意力控水控温,苏陌只需要添柴就行,陶器多炉子小,得分几批才能烧完。 而且苏陌改善了一下工艺,烧制之前给涂了一层最简单原始的草木灰,希望能在表层烧出釉来。 最早那两个赶时间做出来的陶砂罐子,吸水能力太强了,所以还是细致一些,有层釉面好一些。 不知道能烧成什么样,总之如果简易的草木灰釉没起效果,那就再换其他办法,比如在烧制即将结束时,焖炉子烟熏它。 届时用泥封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渗水,从而使窑室内产生浓烟,烟中的炭很快渗入炽热的坯体孔隙中,从而将陶器熏黑,这样烧出来的黑陶胎质会紧密很多。 这是种花家的做法,印地安人还有一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陶坯放在松脂烟的大火焰上熏烤,烧成后的陶器同样色黑、光滑,并且坚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