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常例-《明国万历》


    第(2/3)页

    历代就是理解地方苦处,各种给予方便,然后漏洞越来越大,事情办的好的官员,反而看着那些把事情办的差的官员上下其手。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当傻瓜?

    宽和了两百年,圣人早就说了,施政需严宽交替。

    后面都是户部去年审查全国两千四百三十七处各类财政的账册,相关事务的奏疏。

    朱翊钧叹了口气。

    “把这些去掉。”

    太监张宏连忙上前,指挥太监们把这处的奏疏搬走进库,然后把后续的奏疏摆上来。

    “因十三司事务不等,现奏请调整今年,北直隶,南直隶的府州县卫等,分别有福建,四川二清吏司兼领。

    盐课,关税则由山东,贵州二司兼领。漕运以及漕仓归云南。御马,象房及二十四马户刍料归广西司兼领。”

    这种政务涉及专业,朱翊钧不懂户部安排是否妥当,只能勾了同意。

    然后,又是户部关于十三清吏司的人事变动。

    批阅完,然后是户部关于各地收入支配的奏请。

    朱翊钧先看了收支最高的地方之一,有浙江的吴县。

    总收十七万七千五百八十四石。

    解京师漕粮和白银,包括金花银六万四千两百三十八石。

    解驻京藩王一千四百零四石。

    解京师各衙门两千五百九十四石。

    解南京各衙门五百二十三石。

    解抚部院等衙门一千二百八十石。

    解南直隶军卫四万七千六百二十四石。

    解府仓四千五百四十四石。

    解苏州府儒学仓米七百三十五石。

    解本县儒学仓米三百六十七石。

    解本县官吏俸粮并恤孤一千三百三十四石。

    ……

    各项支出都是常例,朱翊钧无法轻易更改,批了同意。

    一个上午,只户部的奏疏,朱翊钧都没有处理完。

    我才十一岁啊。

    朱翊钧叹了口气,这么下去可不行,自己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