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忧虑-《明国万历》


    第(2/3)页

    张居正接着何文书的话,感慨了一番。

    “积习如此之深,诸公中还有人不满吾矫枉过正,以子维之言从之,实乃误国误民矣。”

    众人心里有聪慧者,猜测张居正接下来会有大变动。

    “吾心意已定,日后言官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群聚徒党,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

    空谈废业,启奔竞之门,开请托之路者,降级使用,如不改者,皆罢酌为民。

    众人大惊,这番操作下来,恐言官造反。

    张居正又说道。

    “同时从督学之风改进,杜绝后续。所有教官,生儒须知,天下利病,诸人皆可言。

    惟生员不可言!

    平日需专心学业,不得嘱托公事,或捏造歌谣,兴灭讼词。

    各省提学官奉敕专督学校,不许借事枉道。

    今后岁考,如有荒疏庸耄,不堪事实者。

    以上皆罢酌为民,取消功名,如有捏造谣言,思逞报复者,访实拿问,一律严惩不贷。”

    这次私下聚会,众人万万没想到,张居正不但不考虑稍缓考成法,反而更加激进。

    陈省愤慨,他虽然支持考成法,却没想到张居正竟然要杜绝言官言论。

    大明立国以来,两百言官纠察天下乃祖制。

    监察百官,规谏君主过失,直言得失天下军民利病,乃历代传统,对天下有大利。

    如今只因一失,张公却要阻塞言路,何其荒唐。

    “张公可想过,为何要有言官?”

    “此一时彼一时,言官左右言路,勾连地方反对考成法,如不纠正其行为,实是误国。”

    “原来公眼中如此看我辈,告辞。”

    陈省不理身边同僚的劝慰,径自离开大厅。

    张居正叹了一声,在场的任何人,他都不愿意轻易失去。

    有人看中他的权势,有人乃门生故吏,有人愿意支持变法改革,这些人都需要他。

    相互依存。

    没有这些人,他早已被架空,又如何能策动外朝已群情愤然的百官呢。

    “公能杜绝朝堂之口,岂能杜绝民间之言?”

    曹大埜轻声说道。

    这条道理真是至理,众人纷纷看向张居正。

    “那就废天下书院,禁群聚徒党。”

    “咔嚓。”

    茶杯掉在地上摔成碎片,吏部侍郎王篆惊呆了。

    “公只留官学?”

    “天下人无书读矣。”

    众人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