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在唐朝,清河小房的崔氏还被视为士族阀阅之最。 这就足可见其地位了。 翠延虽然不是嫡支嫡传,但是到底是这一支的后代,血脉关系也不算远。 而且,他文才武略在众兄弟间,也是出彩的。 本来清河崔氏也是不屑于出仕,参加李唐的政事的。 但在李氏本是关陇士族,李氏当权,他们与清河崔氏也没有什么交情,还会有许多矛盾。 他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所以在武德二年的时候,当时年仅十六岁的郑州房崔善福,为了给家族铺路,也是为了进入权力机关,使得崔氏不至于在朝中无人,便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为官。 如今朝中也传来风声,说是如今的皇帝,对他们山东士族,或者说,对于关陇士族之外的那些士族,都有挺大的不满。 而且,他已经在准备打压士族了。 若是等到皇帝出手,他们清河崔氏再想补救,或许就会有些晚了。 故而家族只能够商量的结果是,让后辈年轻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李唐的朝廷为官,也能够给家族多增添一份保障。 如果皇帝真的下了决心要打压他们,他们就可以让族人出仕,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也可以保证他们清河崔氏能够一直昌盛绵延。 朝堂上有几位官员的话,职位暂且不论。 以他们清河崔氏的声望,朝中有的是高官愿意与他们结交。 和他们崔氏结亲的官员也不少,肯定能够方便行事。 以后家族中若是还有人想要入朝为官,也肯定更容易。 所以这次科举,崔延便来了。 他也算是为家族而来。 所以即便是心里有些看不上李唐,但是他却依旧听从了家族的安排。 听说今日望北楼举办斗诗会,若是他的性子,肯定是不想来的。 但是他既然要参加科举,有这样的身份在,那肯定是要夺得状元,才算是不辱没了自己的出身。 跟着他来的书童觉得,既然已经到了长安,那肯定要到热闹的地方露露脸,让人知道清河崔氏的崔公子来了。 要以最快的速度扬名,加上他本身出身带来的声望加成,在名声这一块,啃地暖是没有问题了。 那些官员知道他来了长安,要参加此次春闱,肯定会主动推荐他的。 到时候,只要崔延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没有什么错处,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