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心意-《大魏督主》


    第(3/3)页

    对于这份打破了惬意和舒适的加急,她也是有些紧张。

    老皇帝已经撕开了信封。

    陆行舟开门见山,直接说了最近的新政。

    老皇帝皱了一下眉头,举起了右手,示意万贵妃不要说话,他要仔细看。

    万贵妃立刻闭上了嘴巴。

    识相的给老皇帝已经喝光的茶杯倒上了新茶。

    然后安静站在一旁。

    不再出声。

    她之所以能够被老皇帝宠幸多年,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识相。

    识大体。

    不该出声的时候,她绝对不会出声。

    “新税法,新发票制,商业监管……”

    老皇帝已经沉浸在了陆行舟所写的那些内容里面。

    他脸上的表情,一阵变幻。

    时而惊讶。

    时而狂喜。

    时而又皱眉。

    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半个时辰。

    老皇帝终于将所有的东西都看完了。

    他从来没有看过一封信用这么长的时间,这次用了这么久,说明他看的很认真。

    “呼!”

    随手端起来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他将这封信放在了石桌上。

    然后陷入了沉思。

    万贵妃见状,依旧保持着沉默。

    陈暮也站在一旁,不敢出声。

    固城的形势。

    老皇帝是知晓的。

    王家一灭,固城必然会陷入混乱。

    而陆行舟所用的法子,折梁换柱,老皇帝也是有所预料的。

    但是他唯独没想到的是,那些新政。

    他做了几十年的皇帝。

    对这些政策,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他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些政策的意义深远,对固城的影响,甚至对这大魏朝天下的影响。

    甚至,隐约之间。

    他也觉的,这些政策就是他孜孜不断所追求的东西。

    虽然还未成熟。

    但却已经展露锋芒。

    “王氏,这些年,是真的在为固城做事,为朕做事啊。”

    沉吟了许久,老皇帝忍不住哀叹了一声。

    陆行舟信上所言,这些政策,是王氏这些年收集了整个固城的信息,暗中命人所整理研究出来的,一切的功劳,应当归属于王氏。

    老皇帝所以才有此感慨。

    王氏,当真为忠。

    可惜啊!

    王氏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些东西真正的展露于天下,就……

    “陈暮。”

    顿了一下,老皇帝扭过头,对身后的陈暮吩咐道,

    “拟旨,固城为王氏立像,立祠,享万载千秋香火祭奠。”

    王氏所作所为。

    配得上这些。

    武成皇帝一直想要为王氏做些什么,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便突然有了这些主意。

    “是!”

    陈暮躬身,将这命令记在了心里。

    但是并没有立刻退下。

    以他对老皇帝的了解,后者应该还有什么话要传给陆行舟。

    “哎……”

    武成皇帝又是看向了手中的这封信,他在掌心里掂量了两下,面庞上有些纠结。

    那种感觉,好像是这封信有千钧之重。

    在他心里,这封信确实很重。

    这些新政策相当不错。

    单单在固城一地施行,其实还是差了一些。

    应该再多选择两个城市,比如汉中,或者江南之地的苏杭,这些都是商业发达的区域,实验效果肯定比固城这地方强很多。

    也能够更快的出结果。

    老皇帝很想尝试一下。

    但是。

    现实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他没有这个时间。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将这天下清理了,把那些可能潜在的动乱都给抹平,给三皇子一个真正的平稳大魏。

    然后,这大魏朝的盛世才能够不出现混乱的绵延下去。

    武成皇帝只剩下两年时间了。

    他没有功夫去推新政了。

    也没有这个精力。

    这对于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来说,是相当惋惜的事情。

    “再告诉陆行舟。”

    “新政之事,仅固城一地而已。”

    “不得再扩张。”

    老皇帝迟疑了许久,叹了口气,然后又是将这封信递给了站在一旁的陈暮,补充了一句,

    “将这封信派人送去老三那里。”

    “让他看看。”

    “他应该能够明白朕的用意。”

    老皇帝的意思很明显。

    他是没有机会做这些新政了。

    但是,老三还有机会。

    老皇帝会把前面这些路,全部都给三皇子给铺平,当三皇子登基以后,就可以放手去做。

    让大魏朝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是!”

    陈暮接过了信,躬身退下。

    这花园里只剩下了武成皇帝和万贵妃,武成皇帝似乎有些疲倦,身子靠在了椅子背上。

    万贵妃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他的身后。

    纤纤玉手,轻柔的为后者按捏起了额头。

    力道适中。

    老皇帝显然很享受。

    但他享受了没多一会儿,便是突然抬起了头,拍了拍万贵妃的手背,语重心长的道,

    “万家的事情,也该要开始准备了。”

    “朕的时间毕竟不多了。”

    万贵妃的脸凝了一下,然后柔声道,

    “陛下放心。”

    “下月便是万家祭祖,臣妾亲自回云州一趟,定然将这件事情办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