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农抑商 商人的积极,带动了辽东的氛围。 有了商学院后,他们甚至可以静下心来学习。 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王山要求各位老总分享自己的贸易趣事。 比如说如何起家,赚的第一笔大钱拿来做什么了…… 一时之间,商学院被民间传得神乎其技,不少小商贩都怦然心动。 当然,也引起了反弹。 “仲德,最近很忙吗?” 杨修不经意地问道。 “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吗?” 程昱叹了一口气道,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王山给了他假期,他都拒绝了。 “唉……”杨修也突然闷闷不乐。 “有话就直说,别要说不说的?” 贾诩看不惯道。 大家都共事这么久了,还把自己当外人! “既然文和都这么说了,那有事就是他兜着,放心大胆地说!” 鲁肃来了兴趣,顺便腹黑了一把。 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等待杨修开口。 杨修内心挣扎了一下,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最近的商会,闹得沸沸扬扬啊!” 张纮原本一脸认真,现在表达了他的失望,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主公认真做的事,还有不成功的吗?” “问题恐怕就出在这里了。” 贾诩一眼看穿了杨修的心思。 嗯?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张纮做好了聆听的准备,这可都是前辈的经验传授啊。 “主公重商,绝非好事!” 杨修道,为了观察大家的反应,他左顾右盼,好像要找到支持者。 这无异于一次变法,与商鞅的思想相悖。 统治者仅有政治上的人身控制还不足以控制人们的意志,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才行。 最突出的办法就是“弱民术”,也就是在政策上重农抑商。 国内民族就是被这样的思想禁锢了两千多年,这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就是让你穷,还要让你傻。 但是,这绝对是利于统治的。 所以,杨修才会说,王山重商,不是好事。 张纮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这种事情可不好发表意见。 作为士族,他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商会发展起来。 “恐怕这就是主公不找我们商议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我们一定会反对,哈哈!” 贾诩笑道。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没有发表任何观点,既不说重商好坏,又迎合了杨修,所以还是很圆滑的。 张纮不由得佩服,看来自己还是很嫩啊。 “主公做事,肯定有他的道理,德祖若是不服气,可以找主公辩驳!” 程昱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