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就在三年多前,这位吐蕃王在长安城跟秦阳对上了,遭了雷劈! 这一劈,不仅让吐蕃王身负重伤、名誉扫地,还让吐蕃王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时机! 那三年,可以说,是相当关键的三年! 若没有这次的雷击,哪怕没能在长安讨到李世民的便宜,讨到大唐朝廷的便宜,但至少不会因为重伤而是去对吐蕃的管理权! 丧失了直接的管理权,只能躺在病榻上养伤,这样的一件事,对于一个年轻力壮的雄主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打击! 这打击,不仅是打击了跟着雄主的那些人,让吐蕃的政权变得有些暗流涌动起来。 更是让吐蕃王这个雄主,性情大变! 过去的吐蕃王,那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雄主!肉眼可见,只要再过几年,怕是吐蕃周边的小国跟部落,都会心悦诚服地归顺吐蕃! 可现在? 吐蕃依旧是强大的,却已是隐隐透出了一点日落西山的颓态。 只不过这颓态不是那么明显,但五姓七望在吐蕃也要是有着一点情报来源的,通过分析,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之前可能是看走眼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巴不得跟吐蕃人撇清关系,怎么会继续与他们拉拉扯扯,勾勾搭搭? 崔七郎活着自然不是什么坏事,可对方若是以为,来这么一趟,就能让清河崔氏答应做吐蕃人的内应什么的,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七郎啊,你这次来,可是为了吐蕃人?”想到这里,崔游山就没再继续敷衍下去,而是直接单刀直入,开口问出了这个问题。 崔七郎叹道:“伯父果然慧眼如炬,看出了侄儿的来意。” “七郎,你与三郎、五郎既是逃离了中原,就不该在一两年之内再回来。时间长一些,待这里的人都忘却了当初的事,你们或是换个身份,或是在外面寻个地方东山再起,都可以。甚至我们其他几家,也一直在找机会为你们翻案。你们也完全可以利用手里的人脉,搜罗一些证据,待几年后,找个机会,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而且,再如何说,你也是博陵崔氏子弟,身份贵重,你说,你们又何必与那些蛮人为伍?那些蛮人岂是好相与的?” 作为世家子弟,崔游山自然是看不上吐蕃人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