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唐俭作为户部尚书,气的脸红脖子粗,梗着脖子道:“陛下,你要为我们户部做主,房乔这话什么意思?看不上我们户部啊!” “朝廷各部需要钱粮,都是伸手给我们户部要。户部受了委屈也就罢了,都是为国分忧。” “卸磨杀驴就过分了吧?” 房玄龄郁闷的道:“唐大人,房某没有抢人的心思,只不过是惜才。” 唐俭瞪了他一眼。 惜才? 老夫可信你的鬼话! 魏征突然道:“不妥!” 轰—— 几个大佬当时就懵了。 几个意思? 魏喷子竟然否决了国债,这简直就是与陛下兵发朔方唱反调。 唱反调也就罢了,这事儿真不能再耽搁。 自从长安民间知道了朔方反贼干的阴险事儿,出兵朔方的呼声越来越大。 所以,兵发朔方,这是民意。 民意难违啊! 对于现如今兵发朔方的弊端,满朝文武也不是心里不清楚。 就比如唐俭,他心里也不是完全认同国债。 而且,国债由户部出来,这搞不好了,骂名就全被他一个人背了。 一个不好,就遗臭万年了。 可是,为了解决大唐的民意,防止酿其他祸端,保持朝廷的威严。 这锅,他得背啊。 妥妥一背锅侠。 李易欢说的简单,出谋划策想出了国债,还妄想借此提升一下爵位。 不说他是不是陛下的儿子,就国债目前好坏未定之际,陛下为了保住这个儿子,也绝不会将他公布出来。 国债此物,虽然能够为朝廷解决燃眉之急,但也隐患不小啊。 李二也没直接驳斥魏征,而是问道:“玄成,何出此言?” 魏征道:“陛下,上面也说了,国债是以朝廷的公信力做保,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只怕大唐威矣。” 蓦地,在场的大佬悚然一惊。 后背一股凉气直窜后脑勺。 长孙无忌懊恼至极。 唐突了! 太唐突了! 没注意到后面的关于国债弊端的详细阐述,就这么下了论断。 老夫作为贞观一朝第一人……老夫的脸呐! 杜如晦也皱眉了,不过他却道:“陛下,万事难两全,如今兵发朔方,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是承担一定风险,可朝廷任何决策,哪一项没有风险?” 李二深以为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