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记盐铺就出通告了。 最近几天,李记盐铺的通告,总是能够牵动长安城百姓的心。 还有五姓七望。 青盐,又涨价了。 一百文! 没关系,依旧有的赚。 不过,这钱都被士族门阀赚了。 因为,李记盐铺不接受低于一千贯国债券的兑换额。 所有人都从涨价中意识到,李记盐铺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手段来造势。 成不成功不知道,反正李记盐铺的大名,安妮长安城往四周扩散。 甚至,国债也为长安城外的人悉知。 只不过,变了一点味道。 国债,成了宝贝。 青盐,成了配角。 于是,长安城之外,国债成了稀罕物。 别说购买,想一观都难。 一批投机取巧者初现了,他们高价收购国债。 国债就出长安城一部分,却根本不够这些人收购的。 于是,一些人就涌入长安。 直接去户部国债局购买,太过于麻烦。 这批投机分子不怕多花钱,直接从买了国债的百姓手中直接高价收购。 原本,买了国债,却被李记盐铺因为量少,而拒之门外的百姓,正在谩骂李记盐铺。 这时,一个个就打了鸡血一样。 成了投机分子中的一员。 买国债。 卖国债。 倒卖国债蔚然成风。 不知不觉间,无人问津的国债就成了香饽饽。 此时此刻,发生了一件长安城百姓心痛到滴血的事。 户部国债局发出通告——国债售罄。 售罄? 轰隆—— 人人脑袋上惊雷滚滚。 从前,他们对国债置之不理。 现在,国债让他们高攀不起。 等长安百姓意识到,国债真的能够赚钱时,大部分人都已经错失良机。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国债这么抢手,但就是赚钱。 赚钱,就是现实。 谁和钱过不去? …… 范阳卢氏的总商会。 卢罡脸色变换不定。 他好像错过了什么,却又总觉得眼前蒙了一层迷雾,看不太清楚。 长安城出现了太多倒卖国债的人。 并且,这些人起初各自为战。 后来,居然抱团。 一时间,无数的小团体,为了国债相近一切办法争抢国债。 污蔑对方! 这招不高明。 涨价! 你涨一个开元通宝。 我就涨两个。 他涨三个。 国债的价格越抬越高。 这时,有一批再来的商贾,竟然一次性收购了一千贯的国债。 至此,后面的商贾收购的国债越来越多。 屡屡打破纪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