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第(1/3)页

    “是孙先生。”

    张凡似乎早知会有此问,很快答道:“1919年……唔,也就是距离苏兄当前的年代,八百三十五年后,孙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

    “高人!”

    苏轼重重点头,虽然无缘得见,却对这位八百多年后的后辈,佩服至极。

    “1953年,也就是距离孙先生首次提出构想的三十四年后,又有人重提旧事!”

    “当时,长江流域频频遭遇大洪水的袭击,荆江大堤险象环生。”

    “按照很多人的想法,应当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修建水库,用来荆江分洪,缓解压力。”

    “是那个人,大笔一挥,将水库的位置直接落在三峡!”

    “毕其功于一役!”

    “他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

    “他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开启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开端!”

    “他说: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好魄力!!

    苏轼拍案叫绝!

    要知道,但凡大工程,大变革,最难的就是拍板拿主意!

    所以尽管他跟一心变法的王安石政见并不相合,但是对于王安石的大刀阔斧,敢为人先,苏轼向来是十分佩服。

    到了晚年相遇,两人相对而坐,论一生功过得失,笑泯恩仇,宛若一对至交好友。

    而如此庞大的三峡工程,难度自然要远远超过了王安石的那几条变法。

    不用张凡细说,苏轼就知道当时有无数反对的声音!

    要知道,这世上少的是真正做事的人,从来都不缺风言风语捣乱的家伙!

    现在张凡口中的这个人,力排众议,显然职位绝不会低,却丝毫不顾自己的名誉和沉重的责任,如此大魄力,大气度,真该浮一大白!

    “此人,你也算认得。”

    张凡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望着苏轼。

    啊?

    我怎么会认得?这不都是一千年后的人么?一千年后,我好像就认识一个你呀!

    啊!

    对了!

    是、是他?!

    苏轼蓦地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人!

    那人文武全才,写出许多惊艳诗句,更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趋退若神,是张凡一再提及的“长者”!

    难怪!难怪!

    苏轼长长吁出一口气,满脸都是由衷的佩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