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明朝最大最狡猾的商人-《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第(2/3)页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茶叶的事情,或许也只是朱元璋同志一生无数创举的一个缩影罢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难怪张凡让朱元璋在今天返场,来作为“泡茶法”的代表人物。

    或许泡茶并不是朱元璋发明的,但是改团茶为散茶,让茶叶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直发展兴盛到今天,却完全是朱元璋的功劳。

    自朱元璋以后,明代文人更加重视茶道的修养。

    有饮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之说,重视茶侣与自己志趣相投,追求与知音在清茶中共同获得自然、美好的感受。

    明代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唐寅的《事茗图》和王问的《煮茶图》等都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茶画。

    画作中高士们或于山间清泉之侧抚琴烹茶,任泉声、风声、琴声与壶中汤沸之声融为一体;或于草亭之中相对品茗;或独对青山苍峦,目送江水滔滔。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用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主要茶具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以方便泡壶、饮茶和更好地衬托茶汤的色泽。

    明代也是中国历史上茶学研究最为鼎盛、出现茶著最多的时期,共计有50余部,其中朱权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和徐渭的《煎茶七类》等均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茶文化资料。

    这一切,全是因为朱元璋当年的神来之笔!

    影响之深远,一直延续到七百年后,甚至就算王朝更替换了人间,却不但没能让茶文化中断,反而更加繁荣兴旺,然后从宫廷逐渐走向市井,由茶馆、茶俗文化引领。

    华夏茶文化的主流——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开始向民间市井渗透,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之前以文士引领茶文化发展的地位,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

    而现在,在华夏流传了已经过千年的茶文化,正在亿万道目光的注视下,以不可阻挡的骄人态势,走向世界!

    忽忽半日,最有灵性的一个白人小孩,已经能够将他最感兴趣的“点茶法”学得略具其形。

    其他的孩子们也各有可圈可点之处。

    唯有……张明对那些繁冗的仪式兴致缺缺,他直接从家里拿来一罐粗茶,居然是学着朱元璋的样子,什么仪式都没有,只是放点茶叶冲开水,然后一边喝着,一边看小伙伴们手忙脚乱地学习,显得特立而独行。

    张明的另类,很快引起注意。

    陆羽和苏轼瞥过一眼,只觉得这孩子有些惫懒,倒也不以为意。

    但朱元璋忽然起了兴趣,丢下正在谈论诗文的苏轼,走向那个小小的孩童。

    苏轼松了口气。

    这……“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让我来品评?

    霸气十足是没问题的,但若论遣词造句……算了毕竟是皇帝,赞几句又何妨。

    “你,叫什么名字?”

    朱元璋走近张明,稍稍低头,看着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觉得顺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