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这之前,胡亥说的那些话,李斯就感觉是赵高教导他的。 然而,就算如此,李斯也毫不在意。 你赵高能做他老师,我李斯难道就不能? 李斯心中不屑的笑了笑,然后朝胡亥道:“五大势力乃赵府令提出的,我想赵府令应该有对策,不妨先听听赵府令之言?” “这....” 胡亥迟疑了一下,转头望向赵高:“老师您看?” 赵高没有理会胡亥,转而朝李斯谦恭道:“李丞相国之巨臂,在下班门弄斧之言,不值一提。” “赵府令乃太子之师,何必事事推诿老夫?”李斯微微一笑。 赵高神色坦荡的道;“在下虽为太子老师,但教授的只是‘刑名之术’,对于朝堂深奥,远不及李丞相!” “行了,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跟你客套了。” 李斯摆了摆手,思忖片刻,郑重地道;“要想太子顺利即位,第一策便是安定北疆!” “李丞相之策,乃镇国之策,在下景仰!” 说着,赵高扑拜在地。 胡亥也跟着跪在李斯身前。 蓦然间,李斯的尊严达到顶峰,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感,油然而生,只见他笑着捋了捋胡须,喟叹道:“老夫得蒙先帝知遇之恩,虽位极人臣,但不敢不维持先帝大道。” 说完,豁然起身,朝赵高道;“赵府令,准备笔墨,印玺。” “诺。” 赵高应诺一声,立刻前去准备。 胡亥缓缓爬起来,恭敬的退到一边。 很快,赵高便拿着准备好的东西,回到了厅堂。 李斯扫了眼胡亥,又看了看赵高,压低声音道:“老夫写完诏书,吾等便没有回头之路了,两位可有想好?” “李丞相为胡亥尽心尽力,胡亥铭记在心,必不负厚望!”胡亥正色道。 “在下唯李丞相马首是瞻!”赵高躬身附和。 李斯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在羊皮卷上写道:朕东巡六国故土,本打算震慑天下,然,屡遭六国余孽行刺,实乃大谬也! 长子扶苏,上将军蒙恬,坐拥数十万将士,不思南下勤王,扶苏以得不到太子之位,日夜怨恨君父,是为不孝之子,特赐其拔剑自裁。 上将军蒙恬与扶苏共同管理九原军事,坐视其不忠不孝,亦有不忠之嫌,特赐其死罪! 另,九原兵事,暂交由陇西侯李信代管,始皇三十七年,八月。”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之时,李斯已然疲惫不堪,他幽幽的抬眼看了看赵高和胡亥,叹息道:“如此做法,非老夫之愿也!” 闻言,赵高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李丞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帝国,相信先帝,长公子,蒙将军他们,会理解李丞相的!” “是啊,李丞相高义,相信他们会理解您的!·”胡亥随声附和。 李斯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事已成定局,多说无益。” “那.....在下是否盖上玉玺?”赵高试探着追问。 李斯脸色一沉;“老夫已经将诏书写完,此时不盖玉玺,更待何时?” “是是是!在下立刻盖印!” 赵高心中大喜,连连点头。 一旁的胡亥,紧张的看着赵高将玉玺拿出铜匣。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玉玺,不由有些激动。 “老师,咱们盖上玉玺,大哥他们就会听咱们的吗?”胡亥轻声追问。 李斯古怪的看了他一眼,旋即暗暗摇头。 这时,赵高已经盖好了玺印,将诏书放到李斯桌案前:“李丞相,玉玺已经盖好了。” “既已盖好,那就命人带上诏书,前往九原郡宣诏。” “谨遵李丞相令!” ………… 双倍月票期间,有月票的都投一投啊! 求订阅,求支持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