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这一点,赵高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嬴政皱眉:“照你这么说,赵高致胜的关键在胡亥?” “不错!” 赵昆一脸欣赏的看着嬴政,嬴政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他,自顾自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然而,还没等他吞下去,却听赵昆又道:“其实赵高的成长,与义父不无关系。” “噗——” 嬴政一口茶水喷出半米,没好气的道:“关我什么事,我又没教他!” “赵高常年待在义父身边,又对秦法知之甚深,不用义父教他,他自己都能看明白,朝堂的格局取决于皇帝!” 赵昆郑重其事的道:“在赵高心中,任何人当上皇帝,都能改变朝堂的格局,纵使法制森严的秦国。” 听到这话,嬴政眼神变得有些古怪,沉沉的道:“也就是说,赵高拥有胡亥,莫非是天意?” “或许是吧!”赵昆含糊的说了一句。 知道历史的他,对天意一词,并没多大的感触,只是赵高的成功,绝非偶然。 毕竟秦国那么的能臣干将,始皇帝偏偏选赵高这种宦官当胡亥的老师,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想了想,赵昆不由有些好奇的问:“义父,你当初为什么选赵高当胡亥的老师啊?” “这.....” 嬴政迟疑。 赵昆追问:“怎么,又是义父的糊涂账?” 啪—— 赵昆的话音刚落,只见一茶杯咻的一下飞了过来。 还好赵昆反应速度快,不然指不定砸到他的肚子。 看了看咂得稀碎的茶杯,赵昆有些后怕的埋怨道:“义父怎么这样啊!怎么一言不合就动手?” “哪有你这么跟亲爹说话的?什么又是糊涂账?”嬴政愤愤的道;“纵使我有错,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提有什么意思?” “我也没老提啊,就是好奇嘛!” “这有什么好奇的?赵高虽为宦官,但能力毋庸置疑,尤其对秦法的了解,秦国上下,难以有人超过他!” 嬴政心里虽然不爽赵高,但还是客观的解释道:“有了淳于越的先例,我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敢大意,因此只能找身边信得过的人!” “那为何不找李斯,不找蒙毅?” 赵昆还是有些不解的问。 “你小子之前说得头头是道,怎么在这里犯糊涂?” 嬴政皱了皱眉,略带教育的口吻,反问赵昆:“李斯身为丞相,我若让他做胡亥的老师,群臣会怎么想? 蒙氏支持扶苏,我若让蒙毅做胡亥的老师,蒙氏会怎么做?” “这.....” 赵昆反应了一下,挠着头讪笑道:“这确实不太妥当哈!” “哼!” 嬴政哼了声,有些鄙夷的道;“何止是不妥当!” “假如我将有权势的臣子安排给胡亥做老师,那大秦将会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这对刚刚建立的大秦,极为不利,反观,用赵高做胡亥的老师,无关痛痒!” “原来如此!” 赵昆恍然点了点头,而后又道:“这么说来,义父宠爱胡亥那段时间,并没打算传位给胡亥?” “起初,我只想刺激下扶苏的好胜心,没想他越陷越深,反而让朝中大臣有了别样的心思!” “这么说来,义父早就知道朝中有变?” “你以为扶苏被贬九原,没他们的原因?”嬴政冷笑着反问。 “也是!” 赵昆点头。 嬴政摆手:“好了,说了那么多,你还没说清楚,赵高如何致胜李斯!” “这不明摆着么,赵高和李斯刚刚篡位,纵使赵高野心大过李斯,也需要李斯稳定政局,等李斯稳定政局后,赵高便可以借助胡亥,弄死李斯!” 赵昆:“李斯一死,赵高便可以独揽大权,到那时候,天下必将大乱!” “为何李斯不能独掌大权,赵高却可以?” “因为胡亥只信赵高,不信李斯!” 嬴政:“.......” 赵昆:“.......”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嬴政长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这都是我种下的因果啊!” “因果因果,有因必有果,既然是义父种下的因果,那就由义父亲手解决吧!” “由我亲手解决?” 嬴政一愣,似乎没明白赵昆的意思。 却见赵昆笑着站起来,走到嬴政身边,意味深长的道;“义父一辈子都坐镇后方,还没当过大将军吧?这一次,义父不如当一次大将军如何?” “你说让我当大将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