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巨鹿南侧,十几万大军绞杀在一起,尘土飞扬。 兵器的碰撞声,还有为了活着而歇斯底里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 面对巨鹿城中的叛军和楚军前后夹击,章邯率领的中军在苦苦支撑。 按理来说,章邯麾下的八万中军,如果列阵战斗,是完全不怕任何一支军队的,可世事难料,这八万中军的战线拉得实在太长。 这就给了楚军偷袭的机会。 在范增的布置下,龙且,英布,钟离昧等五人将中军尽数分开,形成五个部分。 而章邯能指挥的兵马,只有本部兵马,剩余的兵马则各自为战。 说白了,也就是章邯此时能指挥本部兵马不足两万人,而这两万人正在硬抗巨鹿城中的五万叛军,以及项羽麾下的两万五千楚军精锐。 不过尽管这样,凭借章邯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无论是巨鹿城中的叛军,还是项羽的楚军,都没能撼动章邯的阵脚。 凭借这两万中军,章邯一边稳住阵脚,一边向前推进,使得巨鹿城中的叛军,节节败退。 如果不是项羽的两万多楚军,恐怕此时的章邯已经击溃巨鹿城中的叛军了。 然而,项羽毕竟还是那个项羽。 在他的带领下,两万多楚军死死咬住章邯的后军。 “派人给我冲出去,看我方的援军怎么还没集结过来!” 章邯一边挥舞长剑,一边朝身边的副将大吼。 副将浑身浴血,手中的长剑都断了一截,距离他们派人传达命令已经很久了,虽然还不及让步军抵达这里,但以骑兵的速度,完全能抵达战场了。 章平麾下有两万骑兵。 若是有这两万骑兵投入战场,战事瞬间便可以转变。 在副将的大吼下,十几名骑兵突出重围,然后一路朝巨鹿城西面冲去。 冲出战阵后,只有两三个人活了下来,其余人全部死在了半道。 处在中军的章邯,看到接连落马的骑兵,目光平静的可怕。 援军这时候还没来,那说明八成已经是来不了了。 至于为什么来不了,有可能是路上遇到了伏兵,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总之,自己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想到这,骑在马上的章邯微微闭上了眼睛。 大秦......真的完了吗? 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秦军,真的败了吗? 我章邯真的无力回天了吗? 脑海中闪过无数反问,章邯没有痛恨,也没有悲哀。 身为大秦将领,他已经尽力了。 ......... 巨鹿以西,这里驻扎着两万多秦军精骑。 虽然不及章邯麾下的中军人数多,但好在都是骑兵。 原本在今天上午的时候,章平率领的两万多骑兵,就应该对巨鹿城中的叛军展开追杀。 然后配合章邯一同进攻楚军,进而全歼所有叛军。 但就在章平准备出兵的时候,一个人突然找到了他。 这个人名为崇信,乃赵高的心腹。 他在章邯军中担任的职务是监军。 虽然名义上是协助章邯掌控军队,但实际上是替赵高监视章邯。 当时崇信的意思很明确。 崇信说他们二十万大军从咸阳出发,一路平叛到河北,你虽然是章邯的兄弟,但功劳全是章邯的。 章平自然没想那么多,毕竟功劳本来就是章邯的,组建刑徒军的是章邯,制定平叛策略的是章邯,就连指挥作战的也是章邯。 自己只不过是执行者罢了。 首功当然归章邯。 而且章邯是自己大哥,没理由跟大哥抢功劳。 可崇信话里的意思,章平却不得不考虑。 因为崇信这句话,很明显是对章邯有些不满。 而如今执掌大秦朝堂的是崇信的靠山赵高,若自己一意孤行,将来回到咸阳,有没有功劳倒无所谓,但落得跟李斯一个下场,那就悲剧了。 自赵高担任丞相以来,朝中大臣不知有多少是因为得罪赵高而被杀的。 李斯,冯氏父子,蒙氏兄弟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前车之鉴? 如今的大秦,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大秦了。 章邯就算不为自己考虑,身为弟弟的章平,难道就不为咸阳的章家考虑吗? 而且,崇信若行使监军的权力,自己一个小小裨将,如何能与他抗衡? 就在章平犹豫不决的时候,楚军竟然突袭到了章邯身后,并展开了攻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