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刘邦挂仁义,子婴献长策-《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3/3)页

    听闻刘邦军要走,族老们才稍稍安定,并小心询问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

    当刘邦解释完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族老们的态度顿时大变,并称赞刘邦仁义。

    于是刘邦善政的名声,在各族之间不断流传,直到民间开始议论是否拥立刘邦为秦王。

    .........

    刘邦自然想当秦王,可辛胜和赵高不会答应,虽然他们认可刘邦入主咸阳,但绝不认可刘邦为秦王。

    毕竟秦王的意义远大于其他诸侯王。

    甚至连项羽的霸王之名,都比不过秦王的称谓。

    因为这个帝国的实际名号便是秦王。

    没真正掌控这个帝国,何谈称秦王?没得到天下人的认可,怎么当秦王?

    所以当不了秦王的刘邦,开始无所事事,隔三差五与子婴谈论如何治理天下。

    他觉得,纵使自己暂时不能当天下之主,但与曾经做过天下之主的子婴聊天,也是一件趣事。

    “子婴见过沛公!”

    子婴对刘邦恭敬行礼,刘邦笑得不亦乐乎。

    然而,子婴却没笑,只是轻声问道:“不知沛公今日召子婴,所为何事?”

    “没别的事,就是随便聊聊!”

    刘邦说着,朝子婴摆了摆手:“你且先坐下,咱们慢慢聊。”

    “诺。”

    子婴应诺一声,举止端正的走向桌案。

    待子婴坐下,刘邦遥举酒杯,笑着问:“子婴,你好歹也做过秦王,某问你,如何安定天下?”

    “天下如何安定,子婴也曾想过,但子婴无能,不知如何表述!”子婴摇头道。

    “这么说,你也是庸碌之辈?”

    “庸碌之辈能选择与沛公会盟,沛公当庆幸之!”

    听到这话,刘邦脸色一变,旋即沉沉的问:“既然你不知天下如何安定,那咸阳之地,可有保全之策?”

    “在沛公入关中之前,子婴确实想过固守咸阳之策!”

    “哦?说来听听!”

    子婴诚恳道:“想要固守咸阳,先得夺取频阳,频阳乃黎安君发展之地,那里曾出产过不少新式武器,纵使工匠尽数被撤走,但根基尚在,只要沛公有心搜寻,不难找到蛛丝马迹!”

    “一旦拥有新式武器,抵抗来犯之敌,应该不在话下!”

    “既然你知道此法,为何不自己执行?”刘邦有些疑惑的道。

    “非是子婴不愿执行,而是不能执行,秦政早已失去人心,无法凝聚民力,纵使子婴有想法,也无能为力!”

    “听这意思,你觉得我可以执行?”

    “沛公善政之民,人尽皆知,若沛公愿行此策,定要比子婴强上许多!”

    刘邦沉吟了一下,皱眉追问:“到底是何种新式武器,让你如此有信心?难不成那新式武器能敌过项羽?”

    “虽然子婴未曾见过那些新式武器,但子婴曾听故人提起过,那些新式武器能在天上翱翔,能在地下炸响,能灭千军万马,能毁百米城墙!”

    “嘶......”

    听到子婴的话,刘邦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厉害的武器?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子婴又正色道:“频阳之民,多闻项羽暴戾,不闻赵昆归来,若沛公欲躲天下,不妨入主频阳,以沛公仁义,想必频阳之民应该会为您效力!”

    说完,便起身朝刘邦拱手一礼,然后紧跟着出了府邸。

    等刘邦醒悟过来,子婴已不见踪影。

    此时,萧何曹参恰好不在军中,刘邦反复思量,觉得真如子婴所言,便能如虎添翼。

    毕竟迟早有一天会面对项羽,如果没相应的实力,怎么与项羽争天下?

    至于赵昆,刘邦根本不看好他能敌过项羽。

    所以他最后面对的,一定是项羽,而非赵昆。

    刘邦知道,子婴其实也没安好心,他鼓励自己跟项羽争斗,无非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但他无兵无权,又能奈何?

    想了想,刘邦最终决定,秘密派人去频阳搜罗新式武器,不公开与项羽做对。

    如此一来,可进可退。

    虽然与辛胜结盟会触怒项羽,但也不是不能自圆其说,反正项羽没了范增,随便忽悠。

    敲定心思,刘邦大为振奋,深感单独决定重大策略的畅快。

    很快,他便召来曹参,让曹参带着约法三章的公告,前往频阳宣示。


    第(3/3)页